我放学后,像往常一样,一个人走路回家。
今天在回家的路上,发现一个人,他坐石板上一直在用粉笔写字,而且字写得很漂亮,心想:“要是我也能写出这么漂亮的字就好。”我还看到很多路人,往他旁边的纸箱里扔钱给他,可是他仍然专心致志的写着字,头都没有抬一下,我想把我的零花钱给那个人,可是我的零花钱还在家里,所以我急匆匆的到家,拿到我的零花钱就准备出门,妈妈见我着急地想出门,手里还抱着储蓄罐就问我说:“你拿着储蓄罐干嘛去呢?”我就把那个人的事说了出来,妈妈听了,非常开心。妈妈还说:“她也要去看看那个人。”于是就带着我妈妈去了刚才我遇到那个人的地方,我发现在那个人还在那里,我就把我的零花钱都给了那个人,那个人看到我拿着储蓄罐往里面倒钱,他抬起头看了我一眼,说了一句话:“小朋友,谢谢你,好人是有好报的,愿你一生平安。”
虽然我的零花钱都给了那个人,但是我心里还是很开心,我非常喜欢那个人写的字,我真想知道他是怎么把字写得这样漂亮的。
过了一会,妈妈带着我回家了,我想到那个人说的话,我决定以后一定要做一个善良的人。
“磨剪子嘞……”在街头上,一声声吆喝传出,想必大家或多或少都听过吆喝声。
我也听过吆喝声,要说最熟的一定是那句:“回收旧手机,废旧手机,旧电脑,专收长头发……”
每天听到基本就是这句,这句话无论是听还是念都很顺。语气调子很巧妙,每次听,发这个字怎么听都是法的音。
这个发现让我不禁感叹:“吆喝声真的很巧妙”,不仅编的顺溜,还像音乐一样悦耳。
如果说,收破烂的音乐像打鼓一样的响亮,那么卖零食的音乐就像优美的小提琴一样欢乐而激昂。
“窝窝头儿,一块钱四个。”窝窝头大家一定都认识吧,就是我们吃的馒头。
一听到那个儿话声,就觉得窝窝头在你面前散发着香气,就忍不住想要去买。
当然零食不可能只有它一个,还有酸甜酸甜的糖葫芦。“卖糖葫芦嘞,香甜可口的糖葫芦……”
在这句话中,绝对不可以去掉“嘞”,这句话中所有的情感都体现在最后一个语气词这儿,如果去掉了“嘞”或许这句话就吸引不到很多的顾客了。
既然卖零食的吆喝声像小提琴弹奏出的欢乐而激昂的音乐,那么,乞丐坐在街边的吆喝声就像一个低音大鼓敲出的音乐。
“各位老爷、夫人、小姐、少爷们,有剩菜剩饭赏口吃,没有这些赏个窝窝头也成。”这句话的中间停顿和语气极为合适,如果中间停顿不合适,或许语气不对的话,都有可能因此讨不到饭。
街头的吆喝声里面可藏着许多学问哩,抑扬顿挫,铿锵有力,它们都在等待着被发现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