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发生在那个阳光明媚的午后,那年我六岁,有一天我差点从阳台上掉下去。
那天,爸爸妈妈不在家,爷爷奶奶也要出去干活了。他们怕我到处乱跑就把楼上的门给锁上了。起初我就在客厅里看电视,可是过了一会就感到非常无聊。我在家翻箱倒柜,希望能找到一些好玩的东西。可是奶奶把一些危险物品都藏了起来,但是他们忽略了一个重点,阳台。
我把阳台的门打开,看看楼下有没有人。如果有就请他们帮我开门,如果没有就只能接着看电视了。因为阳台的围栏不是很高,所以我想用手撑起来向下看。结果,我一个跟头栽了下去,我下意识的捉住围栏,睁开眼睛,还好我没有掉下去!我的手牢牢捉住了围栏。
我看到在我的左边有两跟铁杆,就想:“我可以一点一点的移过去,然后踩在铁杆上慢慢往下爬,那样我就得救啦。”我动了起来,在我往铁杆那边爬的时候,手臂上有两处地方被划伤了,我拖着受伤的手臂接着行动。
过了几分钟,我终于踩到铁杆啦,我重重地叹了一口气。低头一看,天啊!我好像站在悬崖的边缘,不敢往下看的我闭上了眼睛。我又试着往下爬,可是,我的双脚像棉花糖一样没有力气。
我无助的哭了起来,越哭越凶。我的哭声把邻居引了出来,他们看见在阳台上哭喊的我,急匆匆的跑了过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我救下来。他们帮我把伤口消了毒,并包扎好了。
一直到现在,我的手臂上还留了一块疤。每次看见那块伤疤,那天的情景就历历在目。
“叮叮叮”班级里传来了这样的声音,老师一看,原来是电话手表的声音。王老师有些生气地说:“最近我发现很多同学都在使用电话手表,我们就用下午的班会课,来一次以‘究竟该不该使用电话手表’为主题的班级讨论会吧。”
时间过得飞快,到了班会课。我们分成两队,一队叫“智慧队”,一队叫“自律队”,而我是记录员。随着老师一声令下,讨论会开始了。
智慧队的“刘姐”第一个发言:“我认为应该,因为它可以让我随时和家长保持联络。”“刘姐”刚坐下,自律队的“大高个”站了起来,说:“我认为不应该,因为有些自律比较差的人会上课时间玩手表。”
“我认为应该!”这是一个沉稳的声音,原来是“老蒋”,“因为现在是一个科技的时代,你不可能说你不用电子产品。”
“我认为不应该,因为如果说现在是一个科技时代,那么,为什么要把手表带到学校里来的呢?你可以在家里用!”这时自律队的“女足强”说。
智慧队也不甘示弱,“学神”反对道:“我觉得应该。有时候上课铃没响,我们可以看手表,知道时间。”
自律队的“微波炉”说:“那可以用普通手表,为什么一定要用电话手表呢?”
这个问题一下子把智慧队给问住了。这时智慧对的“话唠”开口了:“如果是一年级的小朋友怎么办,他们又不会认时针、分针,只能看电子手表。”
讨论会越来越激烈,同学们七嘴八舌、滔滔不绝,我的笔也不觉得加速了,可我的笔速没有同学们的语速快。
大家喋喋不休地说了近40分钟,可是还没有分出胜负,大家最后决定“改日再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