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自己跑起来,心怀希望,奔向远方。
小学时,最遥远的路程是400米。上初中后却听说要测800米。800是什么?天文数字。
时光嬉笑着向前跑。在这不甚明媚的初晨,我们迎来了“死亡800米”测试。
怀中像揣了一只小鹿直蹦�Q,对于是否能撑过这漫长又艰难的800米,我心中没底。
“预备——跑!”随着体育老师干脆的发令,同学们脚下一蹬,飞步向前跑,似比那离弦之箭还快上几分。
第一圈就不轻松,我已经泄了气——才200米啊,就撑不下去了。前方领跑的同学却脚步轻盈,面不改色,气不长出。不行,不能就此放弃。既然别人可以,那么我也一样!
于是,我再次迈动这沉如灌铅的双腿,不断默默叨念:加油加油,你已经完成了四分之一……现在是二分之一了。坚持,还有最后一圈……等等!还剩一圈?
侧头看了看身旁的同学。近乎是目瞪口呆地,我发现,自己居然一直跑到了队伍前端!于是我暗暗给自己鼓劲:最后最后了,不能停。
可怎奈心有余而力不足。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当我的精神已经飞至终点时,肉体还在泥潭中拼命挣扎着向前挪动。半走半跑地,我终于沉重地跨过了那已经模糊的终点线。无力地瘫坐在暗红的塑胶跑道上,心中只循环着四个字:“我做到了”“我做到了”。
恍然间,阴云散去,白日跳出来,散发了无限光芒。大概,它也是来向我表示祝贺的吧。
后来,我们又测试了许多次800米,那些过程却记不得太多了。现在,即便是两个800米,我们也跑得下来。
不要低估自己,摒弃畏难的念头,跑起来吧!
不跑,终点在那里,永远在那里,徒留叹息。跑过终点,回望过去,会发现一切也不过如此。
终点是光,向着光就有希望。让自己奔跑起来,不畏屏障,奔向远方。
5月11号,这天是个特别的日子,我们没有像往常一样在教室里上课,吃饭,等待放学,而是一起去乌镇研学了。
喜悦的心情,在去乌镇的车上就已经开始蔓延了。导游包子姐姐跟我们一起做游戏,空气中飘扬着同学们的歌声,这使得我对这个活动越发好奇了。
乌镇的入口对立处,有一个小型拱门,上面写着“古乌镇新魅力”。在它的后面还有正在搭建的楼层,下次如果有机会再来的话,这里就又是一个新的景区了吧。对着入口处,我们照了一张集体照,然后就开始了任务生涯。
路上有好多游客,著名景点也特别多,我们小队七个人绕了半天都没有找到目的地,于是,朱凯琴便逮着一个原住居民——一位老奶奶问了起来,在奶奶的帮助下也顺利地找到了“江南木雕馆”。里面有许多精致的雕刻品,让人目不暇接。
我们还参观了木心先生和茅盾的故居,看到了一些以前的生活用品。看到茅盾的笔名是真的惊呆了,这名字也太多了吧!之后我们还看了纪念币,都是来自世界各国的,不过基本都是一个人在一边,旁边印着价值,背景是各种各样的花纹,各种各样的颜色。
之后又去了染坊,染坊有几个高竹,上面都悬挂着布料,还知道了蓝草,它的根就是板蓝根,是治感冒的常用中药,因而在宋元时期,蓝印画布又称为“药斑布”。蓝草就像是爬山虎,绿色的叶子,趴在墙上一动不动。
接下来去了乌村,后来才发现原来乌村也是乌镇的一部分。在乌村中,还是动物最有趣,我看到了猪、羊、兔子。猪没有我想象中的可爱,它的生活的环境很阴暗,很脏,还有点臭,它身上不是滑溜溜的粉色皮肤。而是带了许多不好看的黑色,这是胎记吗?还是猪的品种不纯?它的身上还有好多毛,鼻子很长,耳朵也大。
在乌村,我们取点拍照,因为带着帽子,每张照片我都是最黑的。大家一起寻找,狂奔去另一个地点,之后再一起合照三张,就又继续向前冲了,这过程有着许多的欢乐,也夹杂着没人拍照的尴尬。
最后去了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第一次感觉电视新闻上开会讨论国家大事的地方,其实离现实还是挺近的。
乌镇,我们来过,从未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