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我们上了一节与众不同的作文课,你们都很奇怪吧!为什么说它是与众不同呢?你继续读下去就知道了!
上课铃响了之后,莹老师迈着轻盈的步伐走向了教室,满脸笑容的对我们说:“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在游戏中寻找作文的乐趣吧!”边玩游戏边写作文,我们大家都感觉到很奇怪。“对啊!我们先玩游戏再写作文,我们今天玩的游戏是画鼻子。”莹老师的话刚说完,我们就在底下议论纷纷。
莹老师和我们说了游戏规则:用红领巾蒙住眼睛,原地转五圈,然后走到黑板前,用粉笔给黑板上的那个小女孩画上鼻子。莹老师刚说完,我们就争先恐后的举起手来说:“我,我,老师我。”
老师开始点名了,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我焦急的等待着莹老师点我的名字,梦寐以求的时刻终于来到了,老师点到了我的名字。我信心满满地走上去,老师用红领巾蒙住了我的眼睛,感觉自己像真的盲人一样眼前一片漆黑,顿时感觉到孤独与无助,体谅到了盲人的痛苦。“准备转圈了。”老师的一句话把我从失落中拉了回来,转了几圈之后,我感觉晕头转向的了,我开始凭感觉慢慢的向黑板的方向走去,摸索着走到了黑板前,在脑海中想象着黑板上女孩的位置,我自信的在黑板上画上了一个尖尖的鼻子,这时我听到台下一片掌声,我把红领巾摘下来,一看我竟然画对了,我激动的跳起来高兴的说:”我做到了,我画对了。”我迎着同学们的掌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今天真是一节与众不同的作文课,在快乐中让我们学到了,我们应该爱护自己的眼睛,眼睛让我们看到了美好的一切。谢谢莹老师给我们带来有趣而又有意义的一节作文课。
我生活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父母是老实的农民工子弟,他们从不用多么意味深长的语气教导我如何为人处世,他们的言行说明着一切,这也正是我家不成文的家规。
如果你认识我,我想你一定会说我“高、冷”,不和别人打招呼,见面只有无感情的嘴角上扬,也不愿意帮助不熟识的人。是的,不是深交的人鲜少能在我身上感受到温暖,母亲也说过我几次,例如和她出去见到长辈时总会在一旁提醒我打招呼,但总会被我无视,因为不想也不知道要叫什么,每当这个时候,母亲就会说我没有人情味儿,但她总找不到好的言辞向我解释什么是“人情味”,可能是她没接受过教育,致使她无法游刃有余地表达她的感情和想法,而从小养尊处优的我也无法很好的理解。
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那个酷热的夏日。
我和母亲因为难以忍受太阳的炙烤,所以打车到中山路,经过一个十字路口恰好遇到红灯,看到旁边有两个阿姨在打车。可根据交通规定路口是不让停车的,所以无论阿姨怎么招手,都没有出租车停留,看到满头大汗却怎么也打不到车的两个阿姨,车内的母亲却显得比她们还焦急,我实在无法理解,打不到车的又不是我们,管她们呢,母亲何必这样,对我鄙夷的眼神恍若未见。母亲一遍又一遍地对着窗外喊:“唉,这里是打不到车的,到对面去。”在声音嘈杂的马路上,母亲的音量显得那么小,我以为会是徒劳无功的呐喊,却清晰地听见对面的阿姨喊了一声:“谢谢你啊,大姐。”仿佛有所触动一样,这句话是对我刚才视而不见的最好耻笑,司机师傅笑着回头说:“咱们闽南人就是有人情味儿!”
来到城市上初中,和朋友在外租住,端午那天看到隔壁阿姨挨家挨户地在人家门上插艾,我以为是受人嘱托才会有此举动,对门住了一年从未有过交流,自然不会连我们也有。可当我傍晚回租房时,竟看到了门上有插着一株艾,心里甚是惊讶和温暖,这就是母亲常说的和一直想要教导我学会的人情味?
我想,这就是人情味儿!是母亲口中的立人之本,在这偌大世界里的温存,无论身在何处,带着人情味,让身旁的人感受温暖。我爱这感觉——人情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