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姑娘拎着她那金黄色的连衣裙,急匆匆地离开了人间。冬姐姐又穿着她最心爱的白色衣裙,兴致勃勃地来到了人间。冬姐姐唱起了呼呼的歌声,她要告诉人们,寒冷的冬天已经到来了。
北风呼呼地刮了起来,它吹过花园,小花们都纷纷地低下了头,生怕它们头上五颜六色的“装饰品”被风吹走似的。北风吹过树林,大树冷得真发抖,有几片被冻黄的小树叶也被抖了下来,小树苗也被连根拔起了。
冬天十分寒冷,大雁和小燕子们早早地飞到了南方去了。青蛙和小蛇正在它们暖和的地洞里睡大觉呢!
在冬天里,谁也不想从自己温暖的“洞”里出来。早上是我们小学生的“末日”,因为一早就要踏上寒冷的上学之路。看着幼儿园的小弟弟和小妹妹正在家里,睡在温暖的大床上,睡得正香呢!真羡慕啊!
每一天,我们都要穿得厚厚的,穿着一双暖和的棉鞋,走在上学的路上。我到学校时已经七点半了,可天空还是黑蒙蒙的,似乎还是在深夜里呢!
一到冬天,我们值日生非常艰苦。我们的卫生区在操场的跑道上。因为昨天夜里下了一场大雨,今天跑道上便结了一层薄薄的冰面,有的叶子都被冰住了,人走在上面稍一用力就会滑倒,再加上北风呼呼一吹,树叶就沙沙作响,有时一吹就吹下一大片下来,因此值日生扫地非常艰苦。
冬天也是很快乐的。有时一下课,全班人都穿好衣服,戴好手套,像一群小蜜蜂一样,嗡嗡地“飞”了下来。有的女生在跳绳热身,有的男生在打篮球。在做操的时候,有的同学脚一滑,滑倒了,他们摔得双手通红,有的还摔哭了。
冬天不是只给人们带来寒冷和讨厌,有时也会给予人们快乐和开心!
年少时想要借助外貌的改变而被周围人承认,究其根本,这无疑是自己的极大自卑以及内在涵养的不足。
古语常说“树怕没皮,人怕没脸”。人们注重外表修饰本无可厚非。但过度的注重外表甚至不惜整容,那便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得不偿失了。内在修养的丰富,我想,远远胜过外表的华丽。苏格拉底常说,美即知识。杨绛百岁仍有风华绝代的震撼,此美丽则是一种升华,是可以永存于人世间宝贵财富;反之,仅仅依靠外表,久而久之,如水中月般虚无的美貌早晚令人产生厌烦情绪。
岁月如同白驹过隙,青春美貌随时光蹉跎而布满年轮沟壑,唯有内心的修养沉淀历久弥新,愈发醇香……
“里子”远比所谓的“面子”更加重要。当下,绝大多数人对炫富行径加以鄙视,认为其毫无内涵。于笔者而言,过分强调外表与炫富同出一宗,皆应让人反思。“土豪”一词的盛行在另一层面上无不是对那些不知行善而爱炫的暴发户的讽刺。倘若内在的精神已经建构到了一定层面,其内在修养足以吸引他人注目、赢得他人赞誉,又何尝需要通过追求所谓的外表美貌来获得好评呢?若是天生丽质也就罢了,为了容貌�i丽不惜整容那才是令人咋舌。有这等的闲情逸致,为何不抓紧修炼自己的“内功”呢?
“面子主义”由来已久,人人都存有自尊心,渴望得到周围人的承认,这一点无可厚非。然而通过某些非正常的手段和方法,只是单单改变容貌,是否就能获得别人的真诚肯定呢?我想,答案是否定的。
诚然,内在美无法代替外在美。但如果因此而产生“面子事大,其余皆小”的观念,未免贻笑大方。外在的美丽的确是“面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无可非议。但“里子”的建设才是“面子”表现在外的基础。英国绅士在满目疮痍的图书馆内阅读,外面战火纷飞,内心却无比宁静,其中所迸发的内在高贵令人肃目。
社会的发展倘若只是倚仗花瓶是难以维系的。它的和谐与进步需要内在精神的驱动。“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古训仍在耳畔回响,国家的希望寄托在富有底蕴与智慧的人身上。为了美丽去整形的人,若不修身,何以齐家治国平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