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趴在一个角落里,嗅着一朵朵美丽的花朵。妈妈很好奇:“你在干什么?”我高兴地说:“我找到了春天的味道。”
春天的味道在哪里?春天的味道在客厅的雏菊里。雏菊是妈妈为学校里的活动而买的。那盆花枯萎了,但还留下一小株活着。最近,那一小株花居然开了。我很惊讶也很高兴,连忙凑过头来仔细观赏它,妈妈也来了。
我们俩望着雏菊,很快,妈妈就自己做自己的家务去了,而我还在观察着它。我突然想起来:不能只用眼睛去观察。我试着用嗅觉去观察,渐渐的,我闻到了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我仿佛被这股香味吸引住了,好像我就是这美丽的雏菊。我越来越喜欢这盆雏菊了。过几天,我又去看那盆雏菊了。这次,它那秀美的枝丫上,又开了好几朵金黄金黄的花朵,非常香,而且又生出了一些枝丫。可是最近,好几朵花的颜色都变淡了,看起来就像生病了一样,连香味都没有了。我可着急了,连忙问妈妈是怎么回事,妈妈也不知道。没想到第二天,它竟然好了一点,而且香味越来越浓郁了。我开心地嗅着雏菊的香味,心中开心地想:春天,它一定会开得更好的。
春天的味道在哪里?春天的味道在阳台上的龟背竹里。最近它长得越来越大,越来越高,而且越来越直了。我仿佛能闻到春天即将降临的一股香味儿。
春天的味道在哪里?春天的味道在窗边的吊兰里。吊兰长得越来越好了,从原来病殃殃,到现在长得越来越好的样子。我越发感觉春天就要来了,仿佛已经嗅到一阵阵淡雅朴素的香味。
我嗅到了春天的味道,我也找到了春天。
何谓文化?作家梁晓声将其概括为一个真正文化人所应具备的四种素养: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和为别人着想的善良。将这四者合而为一,便是那一个民族历经岁月锤炼深深扎于心底的根。
这根凝聚了一个民族所特有的精神品质与道德追求,内化为人们的信仰,外化为人们自发的行为约束。德国民众在极端条件下对环境的保护,美国人民百年来对法律的恪守,日本人民战争中对教育的坚持以及中华民族数千年来所秉持的对文化的传承都是不同的民族对心中的根的执着:文化的力量。
“人类的存在即为合理。人类文明在黑塔的洗礼之下仍能存在,靠的便是每个人心中对人类火种的坚守。”在《地球上线》一书的结尾,面对黑塔的疑问,唐陌是这样回答的,“只要人类没有灭绝,这火种就会一直延续下去,直至燎原。”
诚哉斯言。一个民族若是心中有根,有信仰,有传承,那么,它必将会拥有属于它的康庄大道。但同时,一个民族若是想拼搏出一条独属于它的通向光明的路,它必须得心中有根,有对本民族文化的坚守与传承。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这一道理照常适用。文化的传承在今日仍有着不可小觑的重要性。那么,在现今信息化的社会,我们又该如何付诸行动呢?
答案其实早已给出。
纵观中华发展史,任何一位缔造盛世的上位者都会推行同一项政策:人才的选拔与典籍的传述。便如现今的青年大学习、学习强国等一系列相应措施,全民学习、全民传承向来是振兴文化的密钥。唯有进行纵横两项的开拓,在营造全社会的学习传统文化之风的同时认认真真接下祖祖辈辈代代相传的炬火,文化的火种才会生生不息,我们脚下的路才会越来越宽。
唯有心中有根,脚下才会有路。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要稳稳地传下根的炬火,做文化的继承者、弘扬者与践行者,在让文化的火种永远燃烧在人们心中的同时让我们的根深深扎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中,牢牢踞于华夏大地之上。
唯有心中之根,方会有脚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