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愿望,是去海边看一看大海。
这个愿望本来是计划今年暑假实现的,但是因为爸爸妈妈没有时间没能如愿。这次妈妈外出学习,竟然是去的海边,通过妈妈给我拍的视频和照片,我知道了大海的样子。
开始,我并不知道妈妈去的什么地方,就在妈妈外出的第一天晚上,我正想上床睡觉时,她给我打来了电话,说:“萱萱,你知道我在什么地方吗?你听听这是什么声音?”
电话另一端传来阵阵轰隆隆的海浪声。“妈妈,这是海浪声!你居然是去的是海边!”我惊奇地叫道。
“恭喜你,猜对了!妈妈就是在海边。”妈妈说,“我知道你一直喜欢大海,所以给你打电话想让你听一听海浪的声音。”
“妈妈,你能帮我拍海边的日出吗?”“你能帮我捡一些贝壳吗?”“你能给我装一瓶海边的沙子吗?”我兴奋地一口气说出好多个心愿,妈妈愉快地答应了。
我心中充满期待。可是第二天,妈妈告诉我那边阴天,没有拍到日出。第三天也是如此。到了第四天,我终于等到了妈妈拍的日出。海边升起的太阳,像刚从大海里洗完澡,身上好像还挂着一颗水珠,晶莹透亮,漂亮极了!
等呀,盼啊……第六天,妈妈学习结束回来了。她不仅给我们带回来了贝壳、海螺,还有好多形状各异的鹅卵石,但唯一缺少了沙子,有点小遗憾。
妈妈还给我讲了很多关于大海有趣的事情,让我更想去海边看一看了。如果我到海边,我一定要自己光着脚丫,踩在软软的沙滩上拾贝壳、找海螺,还要堆沙堡……明年暑假,我一定要实现我的愿望!
当晚风带过湖面最后一波涟漪,当夕阳送去最后一只南归雁,别伤心,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可曾闻鲁迅先生的名作《彷徨》,更像是当年我找不到归途的心。
当时年少,受家人熏陶,小小年纪就开始“闭关锁国”,沉浸在自我的世界中,只是因为一句让我刻骨铭心的“你要专注,要沉浸做事”。我理解有误,开始变得孤言寡语,不愿多说一句话,只愿拥抱自己。脾气日益暴躁,成了个炮仗,一旦触碰便炸得“轰轰烈烈”。
小学时,我心理脆弱、性格偏激。那天被罚站在操场的中心,全校最热闹的地方,我嗫嚅着在墙角打颤,赶走了安慰我的同桌。我想起书本上的一句话:“无法改变它,那就接受它”。那是我小时候多么苍凉的记忆,我无力改变它,也无法忘记它的存在,只能接受它。
茫茫人海中,一次偶遇,真是“有缘千里来相助”,使我得以解脱。那是一张陌生的脸,脸上充满了微笑。没有容我仔细看,但只那一瞬间,却使我感到那微笑是如此真诚、可爱!这是何等普通的一笑呵!却让我始终不能忘却。它使我第一次体会到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情谊。
那微笑一直深埋于我的心中,我曾学着以同样的微笑扶起跌倒的儿童,帮着推一把艰难行走的货车或是把一把雨伞让给同学。而每一次当我不求回报帮助别人并与之真诚一笑时,我才真正体会到那埋于心底的微笑的真正含义与价值。那是一种称不上崇高但却让人足以自豪的滋味。微笑,寄予着美好的情感,我实在找不出恰当的词语形容它,或许,这句诗会表达它的含义吧:“赠人玫瑰,留有余香!”
是书本中的启示和老师的关怀,将我从歧途中拉了回来,让我明白了家人当年话语的意味,不再浑浑噩噩过日子。而那陌生人的真诚微笑,也让我学会了去拥抱他人,去拥抱世界。我不愿再哭泣,我不愿再有飘忽不定的心。是的,谁都不愿意。我将会给予,让我身坚志坚,心理健全。
请记起鲁迅先生的另一本著作——《呐喊》。那么,为我呐喊,我不再彷徨,希望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