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向桂花,我浅声笑道:“做人,其实就是从读懂你绽放的意义开始的。”
秋日的天,清澈而明净,冷冷的空气中,沁着桂花的甜蜜气息。扑面而来的香,从窗子的缝隙中渗透进来,用力推开窗户,香气卷挟进来,将房屋间的每一片地域都染得暖暖的。
深吸一口气,脸上浮现丝丝笑意,轻声道:“开始喽,新的一天。”
前几天的我可没有这么好心情。我不知道在与同学的相处中,到底是该保持个性还是顺从他们的想法。保持自我,怕别人不快;顺从低眉,怕委屈自己。仿佛走进了一片迷蒙之中,奶白色的雾气将我团团围住,我开始在原地徘徊,找不到要前去的路了。
不知是哪日下午,同桌用笔轻轻戳了我一下,努努嘴,对着窗外说:“桂花开了。”“哈?”我惊异地问道,“你怎么知道的?”我的教室在四楼,可以说是北校区的制高点了。“闻到桂花香了呗。”她耸了耸肩,指了指自己的鼻子。
依言,我细细嗅了嗅,是桂花香没错的。那甜甜的气息,却在沁着凉意的秋中,为人心中送去了丝丝暖意。
下楼,我走上前去细看,满树只开了几朵花而已,有些还只是花苞,但温暖的香气却是抑制不住地从娇小的花朵中喷薄而中,温暖了空气中的寒。几朵盛开的小花,正在枝头上。迎着寒风,微微颤抖着小小的娇嫩花瓣。它们所散出的暖暖的香,仿佛是从春天带来的。或许它们本是春日中的精灵,却因为来迟而定居在了寒冷的秋,它们在秋日里,散发出温馨的香,不屈于秋日的寒,让属于自己的暖在空气中弥散,在寒风的侵袭中,张扬自己的风格。
是啊,桂花都能在秋日散发温暖,我又有何不可在别人面前展现自我?你若盛开蝴蝶自来。我相信真正的我可以吸引别人的注意,做人若不做最真切的自己,又有何意义?
我以自己的真心待人,也收获了别人的真心回报。
不过几日的工夫,桂花已开满了树梢,一条条的嫩黄在空气中散发出香气,温暖了整个秋天。
看向桂花,我浅声笑道:“做人,其实就是从读懂你绽放的意义开始的。”
我喜欢三国,但我从未完整的读过《三国演义》不是因为书不够精彩,而是我每次开始读后不久,一种忿忿不平的心情便油然而生。正因这种心情我才一次次的拿起《三国演义》又一次次的半途而废。在我看来真正值得一写的人物只有曹操,英雄二字与他大耳贼何干?后来我接触到《卑鄙的圣人曹操》发现这才是称我心意让我相见恨晚的书。
这套书一共十本,内容虽然多,赘笔却很少。词句朴实,没有穿靴戴帽,更没有大放厥词。开卷就很难合上,哪怕到了睡觉的时间我都不忍卒读。每每翻开书页都如同亲临那纷乱的汉末,品味刀光剑影,尔虞我诈,还有乱世中涌现出的或是哀艳或是豪情万丈的不朽诗篇。
这是一本亲操人士必读的书,它详尽的记载了曹操的一生。喜欢三国的都知道,刘备之前是编草鞋的,关羽之前是卖豆子的。但要问曹操的出身,能说出一二的就很少了。曹操是“奸阉遗丑”这让他一生都抬不起头来。年轻时的曹操是一个十足的纨绔子弟,斗鸡走马无所不干。但他又十分有正义感,二十岁时打死权贵声震洛阳,然而不久之后就被报复赶出京城。黄巾之乱时因平定有功升为济南相。后来董卓进京曹操又一次仓皇的逃出了京城。自此曹操的事业便一发而不可收,雄霸兖州,大破袁术,挟天子以令诸侯,官渡之战以少胜多,占据整个北方,先封为丞相后进爵为魏王,曹操轰轰烈烈的一生在他六十六岁时戛然而止,谥号“武”。
这本书不仅仅写了曹操,还展现了整个曹营,对各将领的描写也是极尽其态。例如天赋异禀却英年早逝的戏志才,忠心耿耿却战死沙场的典韦,还有自以为是的楼圭,谄媚取宠的孔桂,铁面无私的毛�d,骁勇善战的乐进、张辽、曹仁,才华横溢的郭嘉,荀��,荀攸……人物众多,不胜枚举。在书中每一个人都好像是主角,实则不是,他们每一个人都和曹操紧紧的扣在一起。
再强大的人也有柔情的一面,曹操也不例外。公元前220年,临终前,这个一代枭雄的遗言竞如此温柔“老婆们要学会做鞋子来卖,挣钱养活自己,想改嫁的就改嫁。”说完就永远合上了眼睛。曹操的柔情还表现在对待自己儿子上。在曹昂曹安民死时痛苦流涕,为曹熊的身体哀声叹气,当然还少不了曹丕,曹植两兄弟。为了他们两人的事情,曹操的头疼病不知道犯了多少次。这个柔情的曹操和那个指点江山的曹操合在一起才是真正的曹操。
胡适的笨笔写不出母亲万分之一的好,我短短几行字更写不出书中精彩的千万分之一。一本好书就像一位知己,真正的知己不是浮于纸面而是沉于内心。一件件讲透曹操收拾三国群雄的卑鄙,奸诈,狠毒计谋。一页页渗透,曹操体恤天下众生的柔情,仁义,圣人情怀。套用说书人的一句话,欲知内容如何,书中自有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