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宋之问笔下,雪美如花。是,漫天飞舞的雪花让人间变得如仙境一般。杂乱无章的,落到世界的每一处地方。落到叶上,叶子白了;落到草上,草白了;落到瓦上,瓦白了。落到路上,路晶莹剔透了。每一条小路都被白色的大笔刷得蜿蜒曲折,仿佛那一头是仙境。
不经意的一转眼,一抹金黄在雪中越发灿烂。漫天大雪中,一朵朵梅花在枝头绽放,金钟似的小花在花枝间点缀着光彩,小巧玲珑,袅袅娜娜,一股由内而外的秀美之气……是腊梅。冬日的梅花在这个无色的季节,尽显自己的芳香。而它的美乃至于她所有的好都并非是天生丽质的。穷冬烈风,她依然无畏惧地所站在那里,饱受煎熬的她最终散发出诱人的香味。枝头一片枯叶摇摇欲坠,其实,腊梅不需要任何枝叶的衬托,它自己本身,就是绝世风华。
风吹落了枝头的最后一片落叶,落在我平铺的宣纸上,每一条清晰的脉络都记载着生命的痕迹。叶,总有随风入土的时刻,但这雪中腊梅,金黄依旧。
不知不觉,雪渐渐停了,我坐在窗棂边,一抹阳光照在雪上,又反射在那株腊梅上。也不知是那家的小姑娘,轻折了一株,欢蹦着走了,只在雪地上留下一串金色的脚印……
“梅花香自苦寒来”吹拂梅花的不是轻柔如柳的春风,而是刺骨凛冽的寒风;滋润它的不是清凉柔和的雨水,而是寒冰冷雪;照耀它的不是和煦的阳光,而是严冬里的一缕残阳。梅花是经过与严寒风雪做斗争才绽开美丽的花朵。是那静悄悄地花默默地散发出醉人的香味。
谢谢你,雪,成就了一片金黄……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总理曾说的一句话,这短短九个字却让每一个人都热血沸腾,激励着许多人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
也许很多人小时候都曾有过一个疑问,我们问什么要读书?为了自己将来能有个好工作?为了达到父母的期望?为了让老师不再唠叨?我想大部分人的回答都是为了自己。而有一个人,在我们这个年纪,或许比我们还小,却能说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有如此抱负可见他的志向远大。正是周恩来总理的这句话鼓舞了中国千千万万的人民发奋读书,努力成为一个有文化,有知识的人,成为一个对人民、社会有贡献的人。
想想周恩来总理小时候生活的年代,生活学习条件都比我们现在恶劣多了,却还能非常勤奋、刻苦地学习,还能有远大的抱负。似乎他学习,只为一个目标,就是为了振兴中华民族,为中华民族的强大兴盛而努力奋斗。而今天,我们又有几个人是这样想的呢?古往今来,许多人为了祖国而发奋读书,长大后纷纷为祖国作出重要贡献。他们在恶劣的学习环境中读书,不只为自己,而是为祖国,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读书。
而我们现在,坐在舒适的教室里,用着先进的教学设施,吹着风扇甚至空调,更应该珍惜这个机会,好好读书。读好书,我们就可以为祖国效力。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要承担起祖国建设的重任。要想把中国建设好,光有热情,承诺,目标是远远不行的,更需要我们用知识,用才华,用行动去证明。先人前辈们已经为我们铺好前进的道路,只要我们沿着他们的足迹,继承他们的精神,一定能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繁荣。
可能有人认为,现在中华已经崛起了,我们并不需要再有这样的志向了。但我想,虽然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但是,我们的国家目前还只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综合国力还远远比不上那些遥遥领先的发达国家,所以,中华民族还有待于各方面进一步崛起,我们依然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正如这句话所说,只有我们更加强大,更加努力,我们的国家才能更加强大繁盛。所以我们必须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从现在做起,努力学习,发愤图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