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上作文课了,我兴冲冲地走进教室,只见黑板上写着: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沿对革,异对向,日叟对黄童。
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
咦!听着还挺琅琅上口的,有意思。老师让我把这段话抄到纸上,抄完之后就开始上课了。
老师给我们放了一曲《声律启蒙》的音乐,听完音乐后老师说:“今天咱们就以《声律启蒙》为例说一说对联吧”。
老师讲到:“对联是一门艺术,要想写好就要掌握它几个特点:第一,字数要相同;第二,词性要相对;第三,结构要相同;第四,平仄要相对;第五,仄起平收。”听完了老师的介绍,我回头再来看《声律启蒙》,发现它很符合老师说的特点。
讲完之后老师让我们下楼去搜集对联,我们一边享受着风和日丽的春光,一边搜集着对联。我搜集了两幅对联,“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除夕畅饮千杯酒,新年更上一层楼”。
这两副对联的上联最后一个字都是三声和四声,下联最后一个字都是二声,这样就叫仄起平收。
通过今天的作文课,我从中得到了语音、修辞的训练,学会了什么叫平,什么叫仄,还学会了怎么区分上联和下联。
听了我的介绍,你也对对联有所了解了吧?是不是很有趣呢?
午后的教室,如此闷热。
同桌像一只懒洋洋的哈巴狗,无力地趴在桌子上,用作业本当扇子扇风,双眼蒙蒙����的,似睡非睡。
坐在我身后的王惠兰,刘海已经湿透了,粘在了前额上,似乎能拧出水来。不时有几只蚊子“嗡嗡嗡”地飞过来,把人搞得心神不宁。
“咦,按常理今天这时候应该开电扇了,可我怎么没有感觉到有一丝风啊?”我抬头一看,发现电扇纹丝不动,“原来忘了开电扇啊!”
我忙跑上前去,“啪”的一声,打开了电扇,一阵清凉的风吹来,啊,可真舒服啊!同学们就像久旱的禾苗喝到甘露一样发出了愉快的轻喊。
“啪”的一声,电风扇又不知被谁关了。抬头一看,原本欢快旋转着的扇片像上了年纪的老人,越转越慢,越转越无力,终于停了下来,热浪再次向我们袭来。
搞什么呀!今天这是怎么了?我嘟囔着想再次上前打开开关。这时,班长站了起来,她一本正经地对我们说:“我们班的周朱锐和陈彦安发热了,吹电扇会使他们的病情加重,大家为了他们,忍一会儿吧!”我们向那两位同学看去,果然,他们俩在这样炎热的天气居然还穿着外套,扣着帽子伏在桌上,脸红红的,估计体温还没有降下来。大家听了都不做声了,再也没有人去开电扇。
这个没开电扇的午后,我热得浑身是汗,但是却有一缕甜甜的、凉凉的风抚过我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