翘首以盼的春节终于要来了,细细一闻,空气里充满了年味。
年味是那办年货的忙味。每年在春节前10天,我家就会准时办起年货来,上街去,街边的小贩,正规的商店,生意都异常火爆,有的门口还排起了长队,到处都能听到委婉的还价声。买好主要食材,我蹦蹦跳跳的来的超市,挑选起最爱的零食来,一会儿瞧瞧这,一会儿看看那,不一会就收获颇多。提着大包小包,看着诱人的食材,我心满意足的回到家中。不过,这办年货可不是件容易事,一天两天可完成不了。虽然忙,可这忙味就是我心中的年味。
年味是那打扫卫生后的甜味。我拿着抹布,妈妈拿着拖把,爸爸拿着扫把,一声令下,我们便开动了。我把抹布打湿,开始擦柜子。我先把柜子上的东西搬到桌子上,用湿抹布先完整的擦一遍,再用干抹布再擦一遍,以防有水,东西放在上面会打湿。有些特别难擦的污点可把我害惨了,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它们擦掉。当我正擦得“大汗淋漓”时,我看见妈妈也正冒着细汗,爸爸的头上也有不少汗珠,我不禁微微一笑。好不容易打扫完,每个人看着亮洁如新的屋子,没有一句抱怨,因为我们尝到了甜从苦中来的滋味。这甜味,也是我心中的年味。
年味是那包饺子的趣味。吃饺子是我家每年春节都不变的习惯,想要吃到美味的饺子,最重要的还是包。晚上,妈妈端来肉馅和饺子皮,还有一小碗水,洗干净手,我们便各就各位,其乐融融的包了起来。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拿起一片饺子皮,用勺子挖起适量的肉馅,轻轻地放进饺子皮里,用食指蘸了一点清水,抹在饺子皮的四条边上,然后把饺子皮对折,稍微用点力把它黏起来,再把长的那条黏起的边往里勾一下,最后把下面的两个角也黏在一起。就这样,一个饺子就包好了。才开始时,我老是包不住肉馅,饺子一煮就会散,后来我慢慢找到了窍门,越来越有经验,包得越来越好。看着一个个可爱的“金元宝”,我不禁咧开了嘴角。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包饺子一边聊天,这趣味依然是我心中的年味。
不论时代怎样变迁,我心中的年味永远不会改变。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第一次读到这句话,稍一停顿,就为这八个字所蕴含的浓浓的人情味所惊叹。
那是林徽因传的标题,不知为何,每每读到这句话,就禁不住,有恬淡悠然的美漫上心头,这似乎同人们对林徽因的评价一样,一朵梦中期待的白莲,世人仰望。
曾经,一位外国友人和中国的留学生聊起了《林徽因传》,那位友人十分不解地问:“林明明是喜欢徐的,为什么不和他在一起?梁真的为林所爱吗?梁更像是照顾女神般呵护了林一辈子。林喜欢上了金,和梁直说,得到的效果却那样完美,我知道她在你们的国家很有名,可是我真的很难理解她!”
是的,很难理解但也不难理解。林徽因是一个极富有才情,也很有见地的女士。他心里极其清楚,一场风花雪月终不敌柴米油盐。两个人,情商都极高,天造地设,绝不夸张。可是她知道,这些不能当饭吃,情商再高,也无法支持过日子。所以,她选择了梁思成。那个儒雅的建筑学家,注定没有徐志摩那般风流倜傥,才情四溢。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将她悉心呵护了一生。
每每在这里,总有人说:“林徽因是自私的,懦弱的,不负责的。她不会为徐着想,仅仅是怕受伤,怕无法获得一生的安稳。”简直是肤浅胡言,了解林的人都知道,她这样做也是有极深的家庭原因。小时候的林,生于达官贵人之家,身世出众。而她的母亲,因为丈夫的另寻新欢得上了严重的抑郁症,最终自杀而死。
想必,有这样经历的林徽因,绝不能允许自己拆散他人的家庭。所以,面对已有家室的徐志摩。他用惊人的冷静,做出了最理智的决定:不可以。
须知,那时的她,还只是一个不满20岁的少女,这情窦初开的时候,遇到如此“正确”的一个人,那样的感情或许我们都难以试想。
很多正值年少轻狂,满腔热血的文艺青年,认为爱情就应该脱离尘俗,既然她喜欢徐,那就应该勇敢的和他在一起,就算有人反对,大家都不支持,无所谓,相爱就好,这样才算是旷世奇缘,惊天之恋,陆小曼就做得很好,她深爱徐志摩,不顾自己是有家室之人,和徐走在了一起。
还有人认为:“只有尝尽了世间百味,才不枉走这一遭,林在这件事上就不能遵循自己的情感,大胆地爱一回。”听起来很美好,可是,要记住,人,不是动物,不可纵情纵欲,如果不能坚持底线和原则,保持冷静和理智,那和禽兽又有何异?
从古至今的美女很多,美而慧的女子也不少,美而慧,又有故事的女子,便是一出传奇了。我不敢断言,林徽因是否称得上一出传奇。但我确信,她的一生,活得精彩,活得美好,活得洒脱。
人生如此,夫复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