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家乡的烟雨绵绵作文800字

admin 初三作文 2023-09-21 84

我的家乡,既可说是那东海滨上的江淮小城,那里是生我的地方;也可说是那渭水边旁的千年古都,那里是养我的地方。

要说江淮,一众人便要想到青砖灰瓦的弄巷,便要想到小桥流水的园林。那确是江淮一景,在梅雨季,油纸伞下悄然藏着一位丁香似的姑娘,又有何不美呢?

然则,北方的雨着实敌不过江淮的雨绵绵了。在短暂而干燥的春季,乌云与晴空之间的斗争从未有过固定的赢家。多数时天际大留一片光芒,而霎时间阴影就重了起来,且愈发沉重,终于有豆大的雨滴砸向人间,和着泥土的湿润气息。霎是突然,甚为鲁莽,实不及江南。

可北方的雨,未始无有阴雨绵绵。在一个暖和的时节,天街小雨是真润如酥,可却不贵如油。“唰啦唰啦”间,春风吹来阴绵的雨的气息,不多时天地间就铺满了雾气,雾之上仿佛天间的纺织神大意打乱了银丝线。这是一种淅淅沥沥的清脆,像是林间泉水激石的泠泠。那雨一下就能连绵,新柳在风中摇曳着身子,却好似“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怅然。许是太多人未曾注意过朔方高原下的淫雨了吧,那雨也难免自怜起来。

但那雨若细细端详过广经歌颂的梅雨江南,或许不会再以怜其身。小桥流水掩过的是已浸至松节的石板,而灰砖黛瓦终也盖不过白墙上斑驳的霉点。不是说江南不好,只是那丁香似的姑娘,在如此的湿冷中,怕也很难再如花朵一般,娇柔而轻灵。

家乡的烟雨绵绵,总归是敌不了现实。在北方,那自怨自艾的雨总是下不多时,春天总归是干冷的;在南方,那梅雨季烟雨绵绵的“回南天”,却真好似老照片上难掩的油渍。

所幸,它们留在我的回忆间时,都是美的。

君不见的,是古都焕然时澄澈的碧天;那干冷的春天,却也可春和景明。在淅淅沥沥间,在柳枝的牵引下,踏上秦砖汉瓦筑起的历史征程,留下的背影正也似江南水乡那般古朴悠然。君所睹的江南暮雨,何必在乎那几点小小清冷,而忘却初见时那般清新与韵律呢?

无论是古都,亦是江淮,烟雨绵绵中,总能衬出自己的诗韵,总能得出自己的意寓。烟雨过后,江淮之美仍在延续,但古城也显着一派新而淡雅。

无论是古都的雨,亦是江南的雨,我都喜欢得不得了。许是因为我本是个爱雨之人,有许是因为缘分,我之所喜最终降临在这两座城市。

“生活的苦涩有三分,你却尝了十分……”每当听到刘和刚那催人泪下的歌声,我总会想起那张照片。

每当我翻开相册,看到一张泛黄的照片——照片中是一位在昏天暗地的寒风中挺立的战士,他犀利凛人的目光直刺前方,那是在徐州当兵的父亲,我总会想起那张照片。

那张照片是我拍的。

那晚,我看时间已11点多了,便躺到了床上,但久久不能睡去。

不知过了多久,万籁俱静。房门轻轻而缓慢被打开的声音传到耳中。一片茫茫然中,一个高大的身影来到我的床前——父亲又来帮我盖被了。“爸!”我拉开了灯,望着眼前的父亲——年刚四秩的他与那个战士相差甚远——眼中顿时有一股辣味冲击着我。“怎么了?”父亲焦急地走过来,“没玩游戏吧?”我打开手机,向父亲晃了晃:“没。”“快睡觉!”我趁父亲转身,还未走出房门,用手机对着父亲拍了张照片。

照片里是父亲身穿便衣的背影。四十岁的他,却显得如同五十岁一般。那件穿了五年多的外衣不协调地罩着他宽大的肩膀和略显枯瘦的身躯。四十岁的他,却已是满头白发,一半乌灰一半白。

看着手机里的这张照片,身体里仿佛有一股气流在盘旋流动,冲击着大脑。泪珠不知不觉溢出了眼眶。

四十岁的他,还要天天在乡下工作劳碌,到了夜深人静之时才能归来;四十岁的他,每天六点不到就得从被窝中起来,顶着寒风去工作。他,为了这个家,起早贪黑,任劳任怨,不辞辛苦地在外奋斗打拼。

父亲啊!我最亲爱的父亲!想到这么多年来,父亲吃的苦,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总会想起那张照片,忆起那个身形高大却日渐衰颓的背影——那就是如山一般的父亲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