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走过舞蹈教室,看见同学们在舞台上翩翩起舞,脚下就会不由自主的跟着节拍舞动起来,小时候学习跳舞时的一幕幕便浮现在眼前。
说真的,学跳舞挺不容易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耗费了很多心血和时间才把舞蹈练好,而帮助我迈出第一步的就是我的舞蹈老师。
第一天学跳舞时,什么也不会,就呆呆的看着老师和同学们跳。老师很有耐心,一边在舞台上做示范动作,一边告诉我们动作要领。刚开始很新鲜,还跟着老师做,过了一会儿就不耐烦了,觉得老师像个复读机,呜哩哇啦个不停,真麻烦,便开了小差。好不容易熬到下课,老师又布置让回我们回家后发跳舞小视频,管他呢,反正妈妈又不会知道,回家吃饭才最要紧。
第二天,照常上课,没想到老师竟然让我们一个一个跳,眼看就轮到我了,我的心里像打鼓一样“咚咚咚”的跳个不停。要上台了,我低着头,不敢看老师和同学,慢腾腾的走到舞台中央。因为我上课没有认真练习,下了课有没有复习动作,所以做第一个动作时就出了洋相,惹得大家哈哈大笑。看着笑得东倒西歪的同学们,我的脸刷一下就红了,一直红到脖子根儿,头更低了,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大家安静点儿,谁都有第一次,老师刚开始也跳不好呢”老师制止了同学们的哄笑,蹲在地上,拉着我的手说:“别害怕,你才第一次,已经很不错了。跳舞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大量的练习,但是前提必须要认真,肯吃苦,能坚持,不能三心二意,投机取巧。”我抬起头,看着老师,坚定地点点头。
从那以后,我每一节课都特别认真,不在东张西望,心猿意马。紧紧盯着老师的每一个动作,听着每一个口令,牢记每一个动作要领,扎扎实实完成每一次舞蹈演练。现在,我学习跳舞已经很多年了,大大小小的节目表演也参加了很多次,每一次站在聚光灯下,听着音乐起舞,都感觉自己像天使一样美丽。
我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只要坚持下去,我一定能在自己的生命的舞台上,舞出美丽人生!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的家乡在四川,这里的春节有着独特的风俗。
除夕前的一两周,家家户户都必须大扫除一次,叫“扫扬尘”,把家的里里外外都彻底的清扫一遍,包括屋顶啊,屋檐啊,角角落落都清理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一尘不染。还有一层意思就是把一年的霉运全扫走。除夕的前一两天,大人们就要忙着买鱼呀,买鸡呀,买鸭,以及准备过年吃的、用的、玩的一切物品。
除夕这天,大人们早早的就起床了,把我们小孩子也叫了起来,就开始忙活了。爸爸就要准备杀鸡杀鸭,妈妈就在厨房里把腊肉、猪头,整只鸡等煮熟。然后把煮好的猪头,整只鸡端到神龛上去祭神。神祭完后家家户户都热闹起来了,人们都就准备着一年中最丰盛,最有意义的团圆饭,吃饭之前先放鞭炮,只要放了鞭炮,邻居之间就不能串门了。一家人就热热闹闹开始吃团圆饭了,喝酒、吃肉、举杯互相祝福,其乐融融,一顿团圆饭要吃上几个小时。最快乐的时候,莫过于晚上放鞭炮,一整夜,鞭炮声连绵不绝,烟花“嘭嘭嘭”,响彻云霄,在半空中开出了五彩缤纷的花朵,人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有一首诗写到“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大意应该是:除夕夜直到午夜时分,人们都还没有睡意,都在祈求神灵除灾降福,这不就是现在的景象吗?大家都迫切的等待着新的一年到来。
正月初一没有除夕那么喜气洋洋。四川人在正月初一不能讲脏话,不能哭,不能说不吉利的话。这一天还不能扫地,要把扫帚藏起来,让垃圾积下,说是:“堆金积玉”。大家都穿上了新衣裳,喜气洋洋,五颜六色新衣裳的像一朵朵五彩花。到了晚上,长辈们要给小辈发压岁钱,这称为“压肚腰”,意味着一年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然后,小辈祝福长辈,调皮的小男孩总爱笑眯眯的说“恭喜发财,红包拿来”长辈总能满足小辈愿望。亲人们都争先恐后地向亲戚朋友送去最美好的祝福,表达自己最真诚的期望。
到了初二、初三、嫁出去的女儿才能回娘家拜年。女儿回家,通常都是提着大包小包的礼物回家。里面装满了饼干呀、糖果呀、水果呀,酒是必不可少的,至少都是“三色礼”。虽然礼物都颇薄,但礼轻情意重,表达了女儿对家人的思念与最美好的祝福。
接着就是元宵节了,元宵节是春节的尾声,可仍和除夕夜有得一比。正月十五闹花灯,大街小巷处处张灯结彩,一个个精致的小灯,照亮街道的每个角落,几百盏灯,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图案,各有各的形态,让人仿佛进入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白天,穿的花枝招展的中年男女就开始了“耍龙灯”。由两人合撑龙头,撑龙身龙尾的十几人,在一阵阵锣鼓声中翩翩起舞。龙忽而翘头仰视,忽而回头低顾,忽而摇头摆尾,千姿百态、妙趣横生,看的观众喝彩声不绝。
一眨眼,春节就过去了。大人和孩子们在这喜庆热闹的节日里又迎来新的一年。家乡的春节真热闹啊!我又在期待下一个春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