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

admin 读后感 2023-09-21 82

这本《给教师的建议》结合中国实情并精选了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内容而编成的。以前有听教育学老师提到过,但是却没有引起重视,这次寒假里想多学习学习,也就找出了这本书。

实话实说,这本书中的有些教育的理念却着实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尚为年轻教师的我也有一些感悟。

我最有感触的是“阅读”,笔者对于阅读的重视引起了我的共鸣。在《教室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中提到“能不能使教师在工作中有一些空闲的时间呢?”这个问题时,给出的答案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

作为一名教师,想要向优秀进步的教师,不断积累自己的阅读量,扩充自己的阅读范围,才能在上课的时候不因为知识的匮乏而呆板地教学。充分丰富的阅读能够补充教师纯粹的理论知识,直接对教师的讲解教学产生影响。那些优秀的教师从不说自己没有空闲时间,因为他们把他们抱怨的时间用在了阅读上。

除了老师需要用阅读书籍的方式升华自己以外,学生也需要阅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阅读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思考,激发思维的灵敏性,延展思维的发散性。在学习某个课程时,阅读这一类的书籍,从中所得来的知识能够为课程所服务,启发相关思考,构建知识的体系。用阅读来扩充学生相关知识面,是一种更为灵活的学习方式,一种比死记硬背更为直接而深远的学习方式。如果缺少了阅读这一环节,干巴巴地吸收着老师上课的知识,能够听懂固然是好的,但若是一下子接收不了,那么这一块的学习漏洞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大。在《给教师建议》中《“两套教学大纲”,发展学生思维》这一文中提到,“阅读应当与学习紧密地联系起来。”文中用了笔者物理课教学的情况:提前给学生提供新学知识相关的课外阅读,等到正式的课堂上时,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并提出问题。

由此可见,阅读有助于学生对于公式、规则、结论以及其他概括可以有更加具象的理解。

阅读对于学生来说就像一张网,阅读的范围越广,内涵越深,这张网就会越密集,网罗知识的能力也就会越来越强。

我是汉语言文学的毕业生,也是教育行业的新进教师,但是现在的我们的阅读量够么?大学时我和我的小伙伴曾做过一个古代文学史调研,众多资料显示,由于如今的科技产品,当今的大学生普遍阅读量不够,纸质书籍的阅读量也在下降,而古代文学的阅读更是少之又少,这就导致了我们在学习古代文学史这门课的时候,更多的是在用死记硬背,来配对某个时代的文学作品,形式机械而缺乏自己的东西。

我自己有的时候也会想,我的时间用在阅读上究竟有多少,是否足够支撑我未来的教育工作呢?答案显然是不足的。阅读量的不足,让我们的理论知识贫瘠的同时,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下笔无神韵,出口缺深意。尤其是师范生,面对现在越来越早慧的学生,庞大的学科知识和文化背景才是对学科教学最好的备课。

阅读就像是生活和学习的补充剂,能够完善我们看似充盈却十分虚无的心灵。曾经听到过一种说法,就是当你完整地读完一本厚重的书籍,回到现实中的时候,会有一种不可言喻的满足感,当你花了很多很多时间去认真看完某一个系列的书,抬头的时候,你会觉得整个世界都是奇妙的。阅读能够减缓你疲乏的快速生活,在书里,时间过得很慢,就像涓涓细流一样缓缓流淌,一点点浸润枯燥的生活。

我们需要慢下来,打开一本书,不管是工具书还是文学书,用书籍来充实自己,也不必说没有时间,我们只要能够坐下来,发呆和玩手机的每分每秒都是可以利用起来的时间。

从纵情声色到散尽家财,从儿女双全到孑然一身,几番波折来去末了只剩一头黄牛老来伴。这一生的起伏都化作深沉长叹,而长叹沉淀下来,便成了两字:活着。

小说《活着》以老农福贵之口,讲述了他漫长又辛酸的一生:福贵原为富家少爷,却因嗜赌输光家产,不久父亲也意外去世。在为病重的母亲进城寻医时被抓走充军,回乡后又不断遭遇变故,相继失去儿女、妻子和女婿,最后连小外孙也意外死亡,只剩一头老黄牛与他在阳光下回忆过往。可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福贵的一生可以说是尘世中千万人一生的缩影,古今中外莫不如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不乏长须短褐、倚仗叹息的“福贵”;在海洋的另一端,也定有金发碧眼、沉浮苦海的“福贵”。他们被生活不断击倒,却未停止前行,无论以奔跑或攀爬。也许有很多人彻底倒下,但从时空的总和上看,人们的脚步却是坚定的。我想并非所有人活着都是因了一份顽强的执念,更多时候是出于骨血中生来就有的惯性,即“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这是全人类共有的属性。因此,《活着》可以是发生在任一时空的故事。它向我们揭示了人类本质的生命规律,足以激起所有人的情感共鸣。

当然,《活着》不仅体现了人类生存的共性,更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气质。福贵的一生从美满到零落,很有“食尽鸟投林,落得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意味,是循了传统说法中的因果轮回之论。而独守黄牛的结局犹如一声深沉又不见重量的叹息。说深沉是因这声叹在沧海桑田间被成千上万次地重复;不见重量则是因为尽管苦难轮番上演,人们却仍在吞咽、消化现实给予的幸福和痛苦,并在叹息后复又前行。这声叹息中外皆有,不同之处在于叹息后的动作。美国的郝思嘉叹息后会扬起下巴亮着绿眼睛说“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了”;而中国的福贵唯见叹息不见雀跃,苍老的眼睛里也没有涟漪。但你知道,他一定会活下去,哪怕老黄牛也离开他,他也一定会活着。正如回溯我们的五千年时,你会发现这片土地不管经历了多少血雨腥风,中华儿女也从未被真正击倒,硝烟散尽后大地上依然是人们蓬勃的身影。中国人的“活着”是平静而坚定的,如作者余华所说:“‘活着’在中国人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和进攻,而是来自于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的无聊和平庸。”

《活着》打动人心的原因除了有对生命规律的揭示,还有作者对苦难淋漓尽致的刻画。在余华的笔下,苦难被具象化为纷至沓来的死亡。人物的死因有的虽显荒诞,但却都在情理之中,而死亡的叠加与其荒诞性更增加了故事的悲剧性,对读者造成心灵上的冲击。例如,福贵的儿子有庆被活活抽干血而死,小外孙苦根被豆子撑死,儿女、女婿又都死于同一家医院……无不予人以震撼。而对于苦难的描述,作者将悲悯蕴于冷静之下,没有哭天抢地的哀号,而是采用冷静又不致冷漠的笔触。如他所言,“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而应向人们展示高尚,高尚即对事物理解后的超然,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在平时的语言背后,你能感受到作者深沉的叹息,而苦难也在冷静的刻画下更具冲击力。

“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作和尚”,福贵的一生虽似一声长叹,末端却又系了歌谣般的期盼。这一缕期盼虽非雀跃,但也是一种乐观,为“活着”增添了云淡风轻的超然。书页翻动中,我获得了关于生命的指示,感受到生命在与苦难相依中迸发出莫大力量,指引着我坚定而缓慢地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