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同桌,他是我的良师益友。在我困难的时候,向我伸出援手;在我痛苦的时候,给予我一声问候。他几乎无所不能,样样精通。学习成绩跟我们班的班长还有大队委都有得一拼,通常是在前五起步,最好甚至是第一。我们的老师都夸他是天才。
你是不是很想知道他是谁呀?他就是桐�h挈,我们大家都戏称他“�h老师”。�h老师人微微发胖,小小的眼睛戴着三百多度的眼镜。在辅导班上,他是我做作业卡壳时的外援;在课堂上,他是无私借给我纸笔的及时雨,因为他知道,我几乎从来不带笔。
他还有一副倔脾气,总有着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求知欲望。记得有一次,全班发考卷时,他发现他的数学只考了95分,没能入围前五。他似乎是有点惊讶,然后整个人几乎是趴在桌子上,眯起眼睛的宛如“鹰眼”,反复检查着试卷。最后,他的目光在一道应用题上注视了好久。我随着他的目光看了看他的试卷,咦,他的答案和我的一模一样,结果,他错了,我对了。这时,只见他细心地在稿纸上反复检验运算。突然,他放下笔,拿上试卷就直奔办公室了。结果,老师说他没有改错,而我们的“�h老师”却又坚持自己是对的。两人在办公室里展开了好一阵的辩论。事实证明,桐�h挈是对的。只是他当时用的方法和老师不一样,被改错了。那次,他考了99分,全班第一。
他不仅在学习上是全能的,在其他方面更是如此。他性格外向,广交“天下英豪”。我们班每个人都和他相处得很好。他还是个积极的活动家,比如,在文化课上,你总能看见他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情形;在体育课上,你看到的他准是挥汗如雨的模样……
如果我们是一群鸟,那他就是一只艳而不俗的杜鹃;如果我们是一片大森林,那他就是森林中心的参天大树。他机智勇敢,活泼开朗,还带点倔脾气,不愧为全能同桌这个称号。
“栀子花开呀开,栀子花开呀开,像晶莹的浪花,盛开在我心海……”每逢听到这首歌,便想到外婆家角落的那一颗栀子花,默默无闻,却香味迷人。
在我小时候,去外婆家的时候,那时恰是五月中,外婆家的栀子花早已开放,树枝上有了几朵小花,纯白的,躲在树枝从中,却总能闻到一阵香气。对于这颗栀子花,我曾有过许许多多的遐想,这颗栀子花树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记得有一次,妈妈搂着我,轻轻地摇着小扇,我好奇的问着妈妈:“妈妈,为什么外婆家有一棵栀子花树,我也想要。”妈妈却只笑着说:“还记得我结婚的时候,特别想把这颗栀子花树带回来,可是你外婆呀,偏不肯,说要留着这次这栀子花树,说这样家里才香。”她不说了,只是乐着,嘴里却嘀咕着:“哎,你外婆这人呀!就是这样,刀子嘴豆腐心。”后来,我渐渐地大了,偶然一次去外婆家,刚一进门,一股浓香扑面而来,果然,栀子花又开了。妈妈进门来,看见外婆便说:“妈,我米没了,蔬菜也没了,你让我们带点回去。”外婆便会生气的说:“多大人了,都不知道去买,米没了也不早点说。”说完便转身去厨房,透过窗户看见外婆却笑着给我们舀米,她身旁有三袋大米,手中握着一个大杯子,往我们的袋子里倒,直到袋子鼓的都装不下。盛完米,又跑去洗菜,地上有许多蔬菜,我好奇地问:“外婆,你怎么有这么多菜呀?”外婆还没说,外公便说:“她猜到你们要来了,一早便去菜园里摘菜,忙了半天。还和以前一样,栀子花都不愿让女儿带回去,嘴上说让家里香,其实还不是为了留点回忆。”外婆却在一旁沉默着,将挑选好的菜放入一个袋子,转过身,嘴角却不经意的扬起一微笑。
看,栀子花开了,躲在叶丛中,花瓣一朵一朵的扬开,阳光洒在它们的身上,那么和谐,那么美好。
记得回去时,外婆却站在门外说了一句:“下次别这么懒,要记得没米就过来,没菜和我说,听到没。”“听到了妈。”妈妈冲着她笑了笑。
院子里那栀子花香又弥漫了出来,虽默默无闻,却香味迷人,正如外婆一样默默无闻,却爱的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