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不掉那份浓得化不开的牵挂,忘不掉明亮月光下属于我的学子梦。
去年的寒冬走得太迟,太迟了,我记着月光下那熟悉的声音。那天正是寒冬数九,我去姥姥家吃饭。一进门便受到姥姥高度关注:“孙子回来了,快过来,我看看长高了没有?”我应声回答:“有啊,您看我长到门沿儿那了。”果然,姥姥很想念我,我像是一块珍宝,姥姥对我百般宠爱,问了我很多问题,不久,我有点不耐烦了,丢下句:“你烦不烦,看一下电视不行吗?安静点,别烦我。”
姥姥便在我的诉求下去做饭,到了开饭点姥姥将汤端到桌子上,说了句:“开饭了。”我出来去吃饭,这些饭菜不正是我儿时的回忆吗?我便迅速地吃了起来。姥姥一会让我吃点这个,一会让我喝点那个,我的“小情绪”又一次被点燃:“你真烦,吃饱了不吃了!”姥姥说:“别呀”。我随手一把将姥姥置在一旁。到了晚上我该走了,走在月光照耀的小路上,姥姥将我身穿的衣服为我披上,对我说:“对不起,姥姥只是想你多吃点儿,你看好多天不见,你瘦了那么多,姥姥心疼啊!”我的眼睛刹那间湿润了,一颗颗晶莹不争气地滑落下来,我惭愧地对老人家道歉:“不,说对不起的,应该是我,我不该发脾气。”从那刻起,我下定决心努力学习,每次考试都要争取取得最优异的成绩,去回报姥姥。
那件事已经过去几个月,但月光下的我却一直怀着那份对姥姥的信念以及家人的希望,勇往直前。忘不掉,我月光下的学子梦。
世界上这么多人,每个人可能都会有自己敬佩的人,敬佩他们的品质,敬佩他们的成就,敬佩他们的职业等等。
我也有我敬佩的人,比如说:科学家中的邓稼先、历史人物中的戚继光,还有神话人物中的孙悟空等等。但这些都不算什么,我更敬佩我们生活中看似平凡,但又不平凡的老师,他就是我们的初中语文老师——赵老师。
假如我不认识赵老师,有天走在大街上,恰好碰到了他,我也会百分之九十九的认为他就是一名老师。因为他的气质,他的谈吐很绅士。他长着一张很有文学、很有知识的脸。脸上挂着一副金丝眼框的眼镜,看起来是那么绅士,那么儒雅。
赵老师的爱好就是写作、看书。我还记得有一次上课,他对我们说他最喜欢看书,晚上不看书就不能入睡。他的房间的床头柜上也有书。我想,这样晚上做梦都会梦见自己在书的海洋中遨游吧。赵老师写的文章已经数不清了,他每次写完后都会不停的修改,因为他说过,好的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修出来的。然后大胆的发表出去,并且时常刊发在林州报、河南教育及教育时报上。赵老师在我心中不仅是一个老师,也是一名作家。
他的每一节语文课都是面带微笑的。他讲的是那么的生动有趣,那么的吸引人。他也经常在语言课上穿插一些课外学习的故事或者关于名人读书的事故。讲得我们每天在语文课堂上都是精神抖擞、神情倍爽。他把快乐传染给我们,让我们在快乐中学到更多的语文知识和做人的道理。
我深深的记得有一节语文早读,他走进教室对我们说第一句话的时候发音有些不清,后来我们才知道,原来是因为他那天的身体有些不舒服,导致发音不清,但他还是努力地保持吐字清晰,丝毫没有影响到给我们上课的状态。
赵老师,遇到您是我今生最大的惊喜,也是我最可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