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中午,太阳像一个红彤彤的大火球,向大地射出千千万万条热剑,地面仿佛被一个巨大的蒸笼罩着似的。路边的柳树热得无精打采,枝条无力地弯曲着,树影缩成了一团,蒙着一层灰尘的叶子都低垂着头。寂静的马路上,似乎有一层透明的热气在升腾,往地上泼一盆水“呲”地一声,冒了一股热气,就没影了。树上的知了扯开嗓门不停地叫着,好像在说“热死了,热死了!”,树荫下,一只大黄狗不停地吐着舌头,“呼哧呼哧”地喘着气。
刚才还是烈日当空,一转眼,天空变得阴沉沉的,灰黑色的云像灌满了铅似的。狂风尖厉地吼叫着,旋转着,把柳树吹得像喝醉酒似的,东倒西歪。
天色突然暗了下来,大块大块的乌云聚成一大片,像黑色的幕布,并且一点儿一点儿地往下压。“嚓嚓擦”闪电婆婆再也忍不住了,她用利剑划破了黑色的幕布。“轰隆隆,轰隆隆”雷公公也拼命地敲着他的“大鼓”。
不一会儿,“嗒嗒嗒,嗒嗒嗒”豆大的雨点儿使劲地敲打着窗户。“哗啦啦,哗啦啦”,大雨倾盆而下,天地间迷蒙蒙的。风越刮越猛,雨越下越大,雨水模糊了人的眼睛,一时间让人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地。
“滴答,滴答”,渐渐的,闪电不再那么刺眼,雷声不再那么轰鸣,雨点儿也不再那么密集,仅仅半个小时,就雨过天晴了。
雨后,空气特别清新,让人心旷神怡。天好像更蓝了,云好像更白了,真是一碧如洗。看,小草弟弟更绿了,脸上挂着灿烂的微笑;瞧,小花妹妹更美了,绽开了迷人的笑脸;再看看,路边那几棵柳树显得更精神了。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们家的宝啊自然就是我们家的“文化专家”——爷爷啦!
“活到老,学到老。”这是超有文化的爷爷常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爷爷练的一手好字家里人都叫他“现代王羲之”,爷爷无论是软笔还是硬笔;行书还是楷书,简直无不擅长、样样精通。听爷爷说,在他四年级的时候,他就一直专心致志地学习毛笔,直到现在还再练,还时不时拉起我一起练。
爷爷满肚子的文化数也数不清,记得有一次,我和爷爷并列坐在沙发上看电视里演的《西游记》,看到某个情节,我禁不住产生疑惑:“为什么唐僧的徒弟是打斗认识的呢?”“哈哈”爷爷笑着说,“这不就是不打不相识吗……”“哈哈……”,我也跟着笑了起来。
爷爷年纪虽大,但他的身体还很健康,年年都去体检。每天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从窗外探进来时,爷爷早已在河边锻炼身体,我看到了总会兴奋地去找爷爷一起锻炼,有时跑跑步,有时跳会绳……
爷爷爱好广泛,特别喜欢民间艺术,会拉二胡,会吹唢呐……
爷爷的“抠”,啊不,是爷爷的省吃俭用更是令人敬佩。去年夏天,外面骄阳似火,而屋里就像一个正在煮东西的锅里一样,又闷又热。这时,我却看见爷爷在用那破旧的蒲扇,一点一点吃力地扇动着,结果呢,越扇汗越多,豆大的汗珠时不时地从那张苍老的脸颊上滚落。我既担心,又着急,指着挂在墙上的空调,不解地问:“爷爷,这么热的天您怎么不开空调?”爷爷望了望我那着急的神情,又擦了擦自己的汗水,一本正经的说:“它太费电了,还容易污染环境,用扇子多好啊,既不费电也不会污染环境……”我那滚烫的泪水不知何时滚落……“爷爷,你真是我的好榜样!”
这就是我家的“文化专家”——我的爷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