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看见巴尔扎克说的名言:遵守诺言就像保卫你的荣誉一样,就会想起上上个星期五晚上发生的事情。
那是一个寒风刺骨的晚上,我在家里津津有味得看作文书。当我看见巴尔扎克的名言时,就抬头想想我有没有不讲诚信的事情。突然,我想到了我答应周俊军借他《水浒传》的事。可是我把这本书借给郑国洁了,她明天就要老家了。我又扭头看了看外面,只见外面的大街上没有一个人,我就又不想去了,把头扭回来,又看见了那句话,于是就穿上外套,戴上帽子,走出了家门。
刚到我家楼下,我就被寒冷的北风冻得瑟瑟发抖。“没想到这么冷”,我自言自语道。我又往外走了几步,心中去把书拿回来的决心被北风吹得动摇了。这时,我又想起了巴一尔扎克的那句名言,心中的决心又恢复了,快步向前走去。
到了小区门口,我心里又打起了退堂鼓,止步不前。心想:现在赶回去吧,不然冻感冒了又要挨妈妈的骂,反正才到小区门口,马上回去吧。可是,如果我没有把书借给周俊军,不仅他以后不会相信我了,其它的朋友知道后,岂不是没朋友相信我了吗?我想起了巴尔扎克那句名言,心中下定了决心——不把书拿回来绝不回去,于是,我加快了步伐,向前一路小跑,终于到了郑国洁家。
第二天,我把书借给周俊军时,他对我说:“谢谢你借给我,我下次还找你借。这时,我仿佛明白了巴尔扎克的那句名言:遵守诺言就像保卫你的荣誉一样。我保卫了我自己的荣誉,决定以后也要像今天这样保卫自己的荣誉。
《恰同学少年》是著名作家黄晖写的一本巨作。这学期,张老师让我们班里同学共读此书。
黄晖用了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读者讲述了青年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萧子升等人在湖南第一师范度过的五年半读书经历。其中让我深受启发的是感国家之多难,誓九死以不移这个故事。
故事主要写了叛国贼刘俊卿为了获得官位出卖校长和同学们,把《明月上篇》交给了汤芗铭,大批军队把学校包围了,要处罚孔校长,可是在同学们和刘三爹的帮助下,成功脱险。
这个故事中,让我极为赞叹的是孔校长和刘三爹。孔校长虽然是一个文人,可是却有着坚强不屈的气概,虽然国民党的实力如此强大,虽然士兵的枪口如此可怕,可是这些完全压不倒孔校长舍身取义的信念,他愿意与国民党永战到底,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不肯投降与国民党,他临危不惧,舍身取义的精神,值得我们世人赞叹和学习。
刘三爹虽然只是一个卖臭豆腐的小贩,也没有上过学,更不懂得什么大道理,可是我认为他是一个英雄。他和孔校长没有什么关系,他却不顾自己的生命去救孔校长,他舍身为人,不怕牺牲的精神,让我十分赞叹。
在我们中国历史中,还有许许多多的英雄好汉,为了国家,为了人民的安全,为了正义,失去了自己的生命。比如说:狼牙山上的五位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部队主力安全撤退,他们和日本鬼子抗战,他们在弹尽粮绝的时候,也不肯向敌人屈服,不投降于敌人,最后他们跳下了悬崖,壮烈牺牲了。
感国家之多难,誓九死一不移。这12个字,象征着什么?象征着中华民族无数英雄,为了让人民安居乐业,幸福生活,为了让祖国变得越来越富强,而失去了自己的生命,他们坚定不移,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才换来了我们今日的太平生活。
感国家之多难,誓九死一不移。我们21世纪的中国还算太平,可是还有许多国家朝我们中国虎视眈眈,美国、韩国、印度等国家。我们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好好上学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长大为祖国做贡献,让我们中国科技、军事、经济等方面排在世界的第一,不能让历史重蹈覆辙。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牢记血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