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学过五年级下册25课《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时,我懂得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道理。
季羡林在德国留学时,发现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德国人也算是个奇特的民族。他们把花放在阳台上,并不是给自己看的,而是让别人欣赏的。
在德国,许多窗子连在一起,就像一片花的海洋,来看花的这些人都犹如来到仙境一般。如果走在大街上,自己看别人种的花,在屋里只能看到花的背影,体现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品质。
当然,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有过这样的美好境界。有一次,老师让我去倒垃圾,我很委屈,我的朋友刘珈铭主动承担起这项任务,而且一点也不抱怨,我大吃一惊地问:“垃圾那么肮脏,又不归你收拾,你为什么要主动倒垃圾呢?”刘珈铭坚定地说:“因为乐于助人,无私奉献才是必要的,这些会使清洁阿姨更加方便。”
生活中我们要互相帮助,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要向德国人学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崇高品质,形成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精神。
假期里,我读完了《钥匙瓜》这本书。书中的主人公康登一家的境况及康登的生活经历让我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康登从城市到农村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和他所得到的收获。在这些故事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个故事——“一起种个钥匙瓜”。
钥匙瓜并不是真的瓜,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瓜可以打开龙潭乡的砂石桥,也没有哪一把钥匙可以打开龙潭乡的砂石桥,但是有一种钥匙瓜可以打开孩子们的心灵。从中让我明白了,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也会有一些怪异的想法和做法,这都是正常的。
读到这里,我不禁想起我4岁那年夏天,正是长鲜蘑菇的季节,下雨路滑,可我总要跟着大人们去山上采蘑菇。于是,奶奶就告诉我:在老家的房子里每年都会出鸡枞,我们两个就去老房子里找吧。于是,我就到老房子里认真寻找,期盼能像街上卖蘑菇的人一样可以捡到鸡枞去卖钱,买自己喜欢的玩具。可找遍了所有角落也没有发现任何蘑菇。我心想,如果我在地上倒些药水那鸡枞就一定会长出来了……现在我长大上五年级了,想到这些幼稚的想法,会忍不住笑出声来,如果不具备一定的自然条件,怎么会长出蘑菇来呢?
读完这本书,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人在成长或生活中,难免会闯祸或者遇到一些麻烦,但能及时发现、勇于改正就好。老师不就常说:“不怕人有错,就怕不改过,知错能改就是好孩子!”今后我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学习中,一定要有一种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