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欢的美食,是家乡的美食,家乡的美食怎么吃都吃不腻,而到了外地,无论多么美味的食物,也吃不出家乡的味道,更加吃不习惯,我想这就是乡情吧。家乡的美食有很多,如西施豆腐、次坞打面、年糕粥、番薯片、粽子、马剑馒头、团圆饼……
一直以来,我觉得美食中的极品就是西施豆腐,关于它还有一段历史故事。相传,乾隆皇帝游江南时,与宠臣来到诸暨,两人尽心游玩,信步来到一农家用餐,享用“西施豆腐”后,不禁击桌连声称妙,闻其菜名,好一个“西施豆腐”脱口而赞!西施豆腐因此名声大噪,流传至今。
西施豆腐口感细腻,入口即化。上次我们一家人去喝喜酒。首先端上来的就是一碗西施豆腐,香气飘进我的鼻子里,我迫不及待地拿出碗盛了一勺,正当我的嘴唇碰到碗边时,突然有人尖叫起来,“啊——-!”原来是我被烫到了,真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啊!
其次我最爱吃的是家乡的次坞打面。关于它也有一段历史故事,据说当时朱元璋去诸暨,吃了次坞的打面,感觉甚是美妙,索性称其为“次坞打面”。昨天我和妈妈去吃面时,正好也是吃的次坞打面,那面条根根筋道,弹性十足,就像蹦蹦床一样。
像这样的美食非常多,怎么也介绍不完,才刚刚想了一会儿,我就已经“口水直流三千尺了”,可见那美食的诱惑力有多大!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风如雨点,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健康成长。孩子只有在优良家风的熏陶下,才能出类拔萃。最近,随着“家风”一词火了起来,脑海中不禁涌现出孩子的一些表现,遂想到了一件家庭小插曲分享给大家。
在孩子3岁时,我们一家三口搬到黄岛居住,我的爸爸妈妈在老家生活,只有节假日时才能回去看望他们,我平日只能常常打电话,微信视频,关心一下父母。我的妈妈血糖高,每次电话里,我都会问妈妈,血糖控制如何?最近加强运动了没有,饮食如何调节的?调节饮食的同时注意营养均衡,等等……再跟妈妈聊聊家常,每次通话差不多30分钟。有一次妈妈给我打来电话,我在忙着回复一封公司邮件,就先把电话给佳慧跟外婆聊天,结果佳慧跟外婆聊天不是随便聊,也不是外婆问一句回一句,而是跟外婆聊了好久,内容就是外婆我告诉您啊要注意身体,每天早上吃一些有营养的食物,蛋呀,肉呀;晚上记得出去散步,锻炼身体,对您的血糖好,……整个通话内容就是像我一样,关心外婆如何注意身体。当时不到四岁的佳慧说出这样的话,令我很意外。此时的我想到的就是大家常常说的一句话—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就是父母的影子!可能,这就是言传身教吧!不知不觉中,孩子就成了你的样子。
在那之后,我和老公很注意生活得点点滴滴,我负责做美食,老公负责把家里打扫的干干净净,周末出游,给孩子营造温馨的家,和和美美的家——这就是家风。我们争取做好每一个角色,工作,儿女,父母,家长,朋友。每个角色的体现,无形中的一切,就是给孩子的言传身教……
愿我们每位家长都做好孩子的榜样,那么社会的风气将会更加纯洁,人民的生活将会更加美好,国家的未来将会更加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