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清明节到了,我们汝南县第三小学全体师生到烈士陵园为烈士扫墓,我们全部穿上校服,胸前佩戴着鲜艳的红领巾,拿着自己亲手为烈士制作的小白花,为烈士致敬。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是我国重大的日子,是我们为死去的祖先祭奠的日子,想到这里,我仿佛看到了革命先烈为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的情景。清明节这天,连天公的心情也开始沉重起来。
到了烈士陵园,我们个个摘帽默哀,何校长为我们讲解河南革命烈士的伟大精神,革命烈士为了保卫祖国,献出了只有二十岁左右年轻而宝贵的生命。他们还有着大把的青春,为了革命事业而英勇献身了。
我们的心里都非常的震撼,我想到了古代文学家司马迁说的一句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啊,革命先烈死得比泰山还要重啊!
最后,每个同学手捧着自己亲手做的小白花,恭恭敬敬的放在烈士墓碑上,每个烈士的墓碑前,都摆满了小白花,这是同学们对烈士无限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
同学们和老师们都低下了头,仿佛心里在默默的说:“安息吧,先烈们!你们虽然牺牲了,但是,你们是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的。”
先烈们,若不是你们,怎么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你们,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篇篇悲壮激越的历史篇章,是你们的鲜血,染红了胸前的红领巾,我向您致敬!
某日,街心花园的绿荫旁,我偶然看见夕阳下一个小小的身影,在母亲的鼓励声中向前跳去,双手紧紧攥住了爬杆的把柄。几丝回忆悄然滑过我的内心,5年前,在这样一深秋,在这样一个傍晚……
那天,在我的记忆中是美丽的;十月,正是一些植物落叶归根的日子,无数棵枫树上,飘洒下大片大片的枫叶,如空气中无端生起的簇簇火苗,惹得无数归途中的鸟儿驻足痴望。枫树林旁的天空中,有一片绚丽的夕阳,夕阳下孤零零地摆着一台破旧的爬杆,爬杆旁那个小小的身影,则是我。
无论爸爸如何鼓励,向前屈身,用力一跳,再抓住爬杆这几个动作,对于年仅六岁的我来说,似乎都是难以完成的;不知为何,每当我准备向前跳去时,双腿便像被施了魔咒般,牢牢地站在原处,无法迈开。用家人的话说,我之所以如此害怕,归根结底是自己在恐吓自己,然而,与其这样向我解释,不如说,在我的心中,一直住着一只魔鬼,每当我做出选择时,他总会立刻扼杀我所有勇敢的念头。
尽管如此,我仍每日来到街心花园,目的地仍就是夕阳下那台爬杆旁。日复一日,我不断地重复着几个动作:屈身,跳跃,紧紧抓住。甚至是在梦境中,我仍然站在爬杆旁,只是在梦中,一切似乎都在讽刺着胆小的我,每当要向前跳去时,我总会无端醒来。
不知走过了多少场夕阳西下的傍晚,不知经过了多少次五味杂陈的磨练;我才渐渐看清了心中那个魔鬼的面目。直到有一天,我同样站在爬杆旁,当我准备放弃时,却看见远处出现一个高大的身影,是爸爸!他眼中流露出的坚定,像在默默鼓励着我。此刻,一切都不再重要了,眼前只有一片混沌,我只管向前跳——终于抓住了爬杆的把柄!我兴奋不已,同时,我也看清了心中那只魔鬼:她不是其他人,就是我。记忆中,那天,我是哭着回家的,泪水中,满含喜悦。
被泪水模糊的双眼渐渐清晰,一切都结束了。眼前仍旧是一片夕阳,夕阳下却早已是另一个样子。身后有人叫我,回首,是爸爸。我冲他笑笑,父女俩就这样一前一后地回家了。
最后一丝夕阳在暗夜中渐渐隐去,伴随童年的回忆,一份勇敢,永驻于我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