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把书读薄把自己读厚作文800字

admin 初一作文 2023-09-21 86

我要把书读薄,把自己读厚。相信有一天,我的心灵也会散发出淡淡的书香。

当我面对书本的时候,我觉得我面对的是滚滚长江、浩瀚的大海、宏伟的大厦,偶尔翻过一页,那迷人的字眼带我进入了无边无垠的知识海洋。

我喜欢这书香,正如陶渊明喜欢那田园之中的淡淡菊香,周敦颐喜欢那“出淤泥而不染”的淳朴莲香。我并非是个古典安静的姑娘,可阅读却能让我静下心来,仔细聆听她或他的故事,让我能够在一缕阳光下,一盏清茶旁,伴着钟爱的书,走入一幅幅静默流淌的山水画——是大漠孤烟的塞北,是杏花烟雨的江南,是金戈铁马的雄心,是吟风弄月的雅兴,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壮,是“杨柳岸,晓风残月”的缠绵,是“今人不见古时月”的幽思,是“人生不向花前醉,花笑人生也是呆”的洒脱,是“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惆怅,是梦里的诗词缱绻,是内心深处的荼蘼芬芳。

从王维眼中,我读出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悲壮;从太白酒里,我读懂了断水更流、消愁更愁的惆怅;从易安居士的消瘦如黄花的容颜里,我读出了相思;从柳三变临风叹息的身影里,我明白了什么叫多愁。

我感慨,为了岳飞的精忠报国,也为了他的愚忠盲目;我喝彩,为了陶潜的“不为五斗米折腰”,也为了屈大夫的独清独醒;我叹息,为了稼轩的“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也为了文天祥的“身世浮沉雨打萍”,为了抚平余光中老先生“是一湾浅浅的海峡”的乡愁,为了颂扬党益民同志《一路格桑花》后那些筑路兵的平凡与伟大。

陶醉到迷人的书香里,我真切地体会到,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位大师对话;像和三毛花下品茗,和罗曼·罗兰林间散步;更像与苏轼举杯共饮,与高尔基化作海燕一同搏击风浪。

感慨缕缕书香,带我去领略那沁人心脾,去领略那神清气爽。在书香中,获得一份高原的旷远,一份自省的静谧与安详。

善心常存,惠及自己;以善养德,造福社会。

——题记

在我心中,家风如那连绵温柔的雨点,“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无形之中滋润着恰如小苗的我们沐浴阳光,健康成长。孩子只有在优良家风的熏陶下才能出类拔萃。最近,随着“家风”一词霸占了各大网络社交媒体,我也不由自主盯着那千奇百怪的跟帖思潮涌动——在我尚且年幼的时候,“善心常存”的家训就在心头根深蒂固。

犹记得童年时代爷爷手把手教我念那抑扬顿挫的《三字经》,第一句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怎奈何固执的爷爷任凭我仰着天真茫然的面庞,硬是灌输给我一些让人似懂非懂的大道理,然后用颇有望子成龙意味的深邃目光,透过厚厚的老花镜盯着我:“记住这条家训:善心常存。”懵懵懂懂的我开始慢慢学会给予衣衫褴褛的乞丐一些吃的,学会在萧索秋风中帮素不相识的大姐姐捡起被吹得满地狼藉的传单,学会在公车上给挺着大肚子的孕妇阿姨让座……最初这些善举都是我从父母那里耳闻目染来的,于是也就有模有样地学习起来。

家门前的小树越长越高,枝繁叶茂,枝桠上晃悠着的树叶黄了又绿,深褐色的枝干盘虬卧龙,书写着成长的痕迹。几经花开花谢,云卷云舒,我从豆大的小妞儿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姑娘,开始有了自己的主见。但说来荒谬,我对从前深信不疑的家训产生了怀疑。在小学校园,对同学的要求我总是有求必应,但得来的后果便是诸如崭新的橡皮擦旁落他手,漂亮的玩偶被折腾得缺胳膊少腿,或者是一个人孤零零地挥着扫把,担负起整个小组的值日任务……我不甘心,但暂且只能忍气吞声,心底有些彷徨无措:这和我认知中的,不太一样呀。记忆犹新的仍是那次出门在外,仅仅为了避雨的我走进书店,随手把伞倚在书架上,然后竟忘我地沉迷书海。结果一合上书,回头发现伞凭空消失了。本已打算自认倒霉,但结账时我出乎意料地看见前面一位老人家手腕上正挂着我的雨伞。先是有种失而复得的喜悦感贯彻全身,接着我很快冷静下来,观察到了伞柄上熟悉的小划痕,内心纠结了一下,还是鼓起勇气恭恭敬敬地询问老人这把伞是不是拿错了。但他矢口否认,尴尬之余我便不好意思再开口,只能回家后闷闷不乐,觉得自己就像鲁迅笔下不敢抗争的奴隶一样屈辱。虽然我心知肚明,那把伞分明就是我的,但自幼培养下的善良仿佛会无声地警示我:不要让人家难堪。善良面对一个残酷的世界,只好摊手摇头表示无能为力。

那段时间,是我第一次亲身体验到世界的糟糕,原来友善、礼让、诉诸道理未必能解决问题。真实生活是只锐不可当的大老虎,而善良只是它面前手无缚鸡之力的小羊羔。我将满腹苦水倾诉给爸妈,委屈化作哽咽,气愤凝成泪水,对现实的无奈融合成那一句质问:“打小善良,是不是总吃亏?一味对人家好,是不是不值得?”妈妈摸摸我的头,安抚情绪激动的我,同时好言相劝:“家里人遵循了一代又一代的家训并没有错,是你弄错了善良的含义。善良并不意味着隐忍不发而给别人所谓的面子,不应该当成安慰老实人的甜点,自我麻痹的良药,这并非家训之真谛。你要明白,把握好尺度的善良,一定值得!”

我从未曾想原来“善心常存”这仅四字的家训背后如此耐人寻味:深谙“小不忍则乱大谋”的道理固然没错,善心待人也无可厚非,但在不断吃亏中成长和能干起来,从而懂得聪明地善良才是最重要的。可想而知,若人的善心都被剥夺得所剩无几,那世界也必将日趋惨淡,因为没有那名为爱的东西将它点缀得多姿多彩。社会需要理智的善良。“常存”二字就在提醒我们,世界可以变得无情,但我们的善心不能因此作罢。

善良的人难免会吃亏,但我坚信绝对不会事事吃亏。不要因为社会偶尔病一次,就开始怀疑美德的价值。历史漫长,盗跖几人?同学借而不还,乃年幼无知不识大体;老人贪伞,也仅此而已!拥有善德的人,会拥有生命的航向,即使在物欲纵流的社会,也能潇洒从容,引领风尚。

我想将来我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同样会教他“善心常存”的道理。虽然明知他必将尝到苦头,但我仍然只告诉他一半,另一半由他自己去体会。他要吃亏,才能明白;他要碰壁,才能成长。否则就是拔苗助长,徒劳无功。那些残酷的道理不应当由最亲近的人来教,而应当由社会来教。他终有一天会恍然大悟:善良的人有时吃亏,并不意味着善良错了,只意味着世界也有糟糕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