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该上学了”。吃过早饭,接过母亲手中的花书包,一手牵着母亲,一手牵着早晨明媚的阳光,我一步步向幼儿园走去。
坐在草地上,伸手进花书包,抓到几粒糖果,我知道这是专属于我的“特供”,再一摸,又摸到了一只毛绒绒的小狗。花书包里装着我无忧无虑的日子。
糖溶化在了嘴里,花花绿绿的糖纸却成为我最大的乐趣。拿起一张绿色的,对着太阳望去,阳光便是绿色的,拿起一张蓝色的,阳光又变幻为蓝色。幼小的我天真地以为阳光是彩色的。那一年,我五岁。
“把牛奶喝掉,一会儿去画画吧”。母亲端一杯温热的牛奶,我仰头一饮而尽,蹦跳地抱住我的红书包推开了家门。
不知从何时起,包中多了一盒彩笔,一本画集。闲暇时不再猜测太阳的颜色,更多的是用画笔将我见到的炫丽色彩汇映在纸上。红书包里装着我美轮美奂的心愿。
彩笔,寄托了我对美的向往。红色热烈,耀眼的阳光温暖世界;蓝色宽广,释然的天空包罗一切;绿色温婉,和煦的春风唤醒冰封的大地。懵懂的我相信时光是彩色的。那一年,我九岁。
“累了吧,爸爸熬了鸡汤”。父亲推门而入,手中的鸡汤还冒着丝丝热气,氤氲的热气中飘来父亲关切的眼神。
“有梦想就一定会成功”。抬头就可以看到的座右铭,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我,抱起硕大的灰书包,掏出要写的作业,埋头苦写,时针转了一圈又一圈。灰书包里装着我掷地有声的誓言。
时针如一位卫士,守在表盘上,严格地把守着时间,一分一秒,滴答滴答,沙沙的书写声飘过屋内的空气,飘过一张张旧照片,飘向遥远的回忆……我不敢松懈,因为那孕育着我的梦想,召唤着我不断努力。逐渐长大的我坚信,未来是彩色的!这一年,我十三岁。
有人说,成长是失去,成长是渐行渐远的没落,成长一如一棵刚刚发芽的小苗,必须要经历风吹雨打,但幼小的苗儿成为大树的那一天亦必是硕果累累。
“把屋子里的东西清理一下吧,那些旧东西不要的便扔掉”。“嗯”。它们龟缩在一个角落里,我拿起喜酒未打开的画本,吹去上面的灰尘,鲜艳的颜色让我回到了五彩缤纷的世界,将手伸进花书包,翻出一张糖纸。
瞧,阳光是粉色的。
“来,放在屋里吧,慢点啊!”我闻声跑了出去,哇,一架钢琴,这可是我梦寐以求的!
就在几天前,妈妈为了陶冶情操,带我去了一次琴行。我趴在玻璃门上,看着门里的大哥哥大姐姐弹奏歌曲。一看到钢琴,我的眼睛顿时发亮了,这个庞然大物是多么漂亮!回到家里,我搬来一张小凳子,坐在松软的沙发前,摆上一本书当做琴谱,开始胡乱“弹奏”起来了。实际上我就是看着一本连环画在弹沙发。妈妈看我如此喜欢,一咬牙,就给我买了一架。
我每天抚摸着我心爱的钢琴,不让别人碰一下。家里的电视上经常播放出郎朗精彩的演出,我总会聚精会神地看着他,沉迷于他的音乐之中。那时起,我有了梦想。那一年,我6岁。
“别哭了,这次你也尽力了不是吗?下次再努力就好。”妈妈给我递来一张纸巾,我坐在钢琴前痛哭,根本听不进去妈妈的安慰。
“这次比赛那么重要,我却……”“别哭了,赶快用纸擦干你的眼泪,你把梦想看成你流下的眼泪,难道你想看着你的梦想像你的眼泪一样流干、消失吗?”听了妈妈的话,明白了妈妈的用心良苦,我停止了抽噎,擦干眼泪,我还有机会,不是吗?我打开琴盖,拿出书,认认真真地练起琴来……弹出的,我遭到挫折后逆势飞扬的梦想。
望着外面那棵小泡桐,它是伴着我的梦想种下的,此刻,他已经这么高了,虽然有点弯曲。那一年,我9岁。
“咱家要出一个小音乐家了!”在拿到八级证书的那一刻,妈妈激动得紧紧地抱住了我,家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弹琴当然也有享受快乐的时候。就在前一天晚上,我还焦虑得像一只热锅上的蚂蚁。“明天就要考级了,把曲谱和准考证收拾好,别忘带什么。”我在屋里忐忑的收拾东西,第一次考八级,不知道能不能过呢。当准考证变为证书,我才知道,我之前的担心显得有些多余。用手轻轻地抚摸着大红的缎面封皮,几年来学钢琴的酸甜苦辣涌上心头。
小泡桐枝繁叶茂了,他们见证着我一步步的成长、坚持的过程,也见证了我成功的喜悦。如今,我已经12岁。
没学过钢琴的人,是绝对不能想象练琴的辛苦的。每次看到电视上的钢琴家弹出优美的琴曲,我心里没有一丝羡慕,也没有一丝嫉妒。因为我知道,他们如今的成就,是经过自己的努力得来的。常常每天回到家,都坐在钢琴前练习一会儿。练完音阶练曲子。每天手都弹得酸痛,但每次听到美妙的音乐从我的指尖流出,我都十分自豪,也很快乐。
每到周末,拿起琴谱,踏上去上课的路上,总感觉很重,这重量我很清楚,里面不仅装着我的琴谱,还装着我六年的梦。追梦路上,我在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