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故乡的秋千会作文800字

admin 高二作文 2023-09-21 108

我的故乡在举世闻名的华山脚下,这里风景秀丽、民风淳朴、民俗众多。“秋千会”是其久负盛名的民俗活动之一。

它一般会持续三天,前后七天,清明节是正日子。在聚会期间,村里的亲朋好友会结伴而来,十里八乡的男女老幼会蜂拥而至。华阴市的眉户剧团会在这里举行展演。我们孟塬镇政府也会在这里举行“孟塬镇脱贫产业展销会”,借此机会将家乡的特色产品推销出去。

听妈妈说,它起始于清咸丰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是目前陕西省乃至西北地区,唯一一家把“荡秋千”作为古会流传下来的民俗文化活动。2009年已被列入第二批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我们村还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秋千之乡”的称号呢!

说它是秋千会,的确不错。试想,20余种造型各异的秋千聚集在场院里,掩映在油菜花海丛中,各展雄姿,何其壮观!你看,那个“线轮秋”上坐着四个人,正在上下翻转;形似古建筑石牌坊的“牌楼秋”上,两个小姑娘荡得多高;“八卦秋”飞速旋转,秋千上的人翩翩起舞,好似“八仙过海”;高耸如云的“天平秋”上,两个男青年正在比试身手,考验体力与意志;“独杆秋”下惊呼声、喝彩声此起彼伏,原来一个男青年竟荡着一根竹竿成功过“河”了。南边的烈石秋和石磨秋,像两个憨厚膘实的兄弟,每人肩挑两个孩子,原地转圈,比谁转得快;北边的姊妹秋、火箭球和翻版球却慢慢地在天地间荡啊荡……那样地悠闲自在,那般地滋润享受。它们可是老人和孩子的最爱哦!

秋千会上最具特色,最有看点和笑点的还要数“竹竿秋”、“熊跌膘”和“渡秋”了。瞧,用两根竹竿做秋绳,高高吊起的“竹竿秋”,悬在一池清水上,人荡秋千时一次次从水池上掠过,影子倒映在池水之中,多么有趣。可要从这个秋千上下来,就要讲究技巧了,须依靠惯性,在秋千摆到对岸的一瞬间飞速下跳,否则,要么落入水中变成“落汤鸡”,要么求旁边的“老哥”们帮忙,所以这个秋千也叫“老哥秋”。

熊跌膘又名“辘辘秋”,它是把一根绳索挂在横梁上的木质滑轮上,一端绑着秋板,一端用手牵着。玩耍时需要双脚踩稳秋板,并将秋绳放在身体背后,利用双手使劲拉动绳子,带动身体往上运动,手摸到横梁为胜。这是一个考验重心位移的游乐项目,稍有不慎就会像狗熊翻跟头一样,摔个仰面朝天,引得围观者一阵哄笑。“熊跌膘”即由此而来。每年这个秋千下都不乏跃跃欲试的“勇士”呀。

除此之外“渡秋”也是勇士们一展风采的地方。你看,它利用一根绳索,要越过脚下的一泓清水谈何容易呀!

玩过笑过之后,我常常会感叹乡亲们超人的智慧。一般的秋千都需要直接固定在地里,而他们却用碌碡做基石,用柳条枝结绳,结合木质结构搭建秋千,既保证了秋千的稳固安全,又凸显了它们原始古朴、健康大气、简单可行、独具特色的风格。没有花费多少财力,却达到了锻炼身体、陶冶情操的目的。没有高深的文化理论,却在言传身教中让秋千文化源远流长,成为当今存世不多的民族文化瑰宝之一。

爷爷说;“长饮家乡水,长念故乡恩。”“秋千之乡”的昨天令子孙骄傲,它的明天还需一代又一代人不断地传承、创新。他有一个梦,要让“秋千之乡”享誉三秦,与华山同辉;要让“秋千文化”惠及乡里,带来产业效益,提升乡亲们的生活水平。看着他充满期望的眼睛,我的心中尽是未来……

书海浩瀚,知识无穷。古人曰:“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见书是一切知识的源泉,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所以我从小就喜欢读书,当然我和书之间也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

记得有一次,妈妈给我买了本《三国演义》,我深深地被这本经典名著所吸引了。我白天看,晚上看,就连上卫生间我也看,上卫生间时,我就把它抱进卫生间里看。不知不觉就忘记了时间,妈妈在外面找了半天都没有看见我,以为我不在家,又去邻居家找。妈妈找了一大圈也没找到我,便急火火地赶回家要给爸爸打电话,却看见我从卫生间里不紧不慢地走出来,气得哭笑不得,真是虚惊一场!

我不仅让妈妈担忧,还给书店服务员阿姨添了麻烦。

还有一次,我早早地写完作业,便去了书店。到了书店我精心挑选了一本作文书,由于我边读边背一些好词好句,引起了服务员阿姨的注意,她微笑着向我打招呼,过了一会儿,书店里的人越来越多,噪音也越来越大。于是,我便想找一个安静的地方看书。终于,我在墙角那发现了一个小凳子,我像寻宝人找到了宝藏一样,我赶紧跑过去,坐在那里津津有味地看着。大约过了二十分钟,书店就要关门了,可我还在看着,服务员阿姨等啊等啊,见我没有丝毫要离开的意思,便碰了我一下。我回过神来,停止在书的王国里遨游,这才发现书店里只剩下我一个人了,我便不好意思地离开了书店。

书陪伴我走过了十年的岁月,它似一阕跳跃的音符,也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它把无知的我领进知识的大门,陪伴我去攀登那智慧的高峰。我爱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