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寂静的山村里。暗沉的天幕笼罩着无边的田野,雨丝在流动的夜色中飘荡。
“沙啦啦,沙啦啦……”雨声里,一位身着黑裙的女人轻轻关上了门,撑着一把黑伞,怀里抱着一个婴儿,走进了一片小树林。
她脸上的泪痕还清晰可见,苍白的薄唇紧紧抿成一条线,努力压抑着内心的悲痛。她太穷了,食不果腹,衣不遮体,一日只吃一餐。鲜美的鱼肉,各种山珍海味,都只曾在她梦中出现。迫不得已,她狠下心,决定丢下家中最小的婴儿。
雨渐渐大了,隆隆的雷声让她浑身颤抖。她终于忍受不住心底的那份煎熬,喉咙里发出“呜呜”的哭声,伸手将婴儿放在空旷的林地上,拿起黑伞,遮在了婴儿熟睡的脸庞上,头也不回地冲进雨幕。
婴儿不知自己的悲惨身世,嘻嘻地笑着,肉乎乎的小手指着天,好像在数天穹中有几颗星。过了一会儿,他似乎觉得襁褓中不够温暖,不够舒适,扁了扁嘴,哇哇大哭起来。
这嘹亮的哭声,在幽静的山中显得格外突兀,一位妇女从梦中惊醒,她掀开被子,走下了床,打开了吱呀作响的木门……
“天啊!”她看着眼前的小婴儿,忍不住叫出了声,“是谁把他扔下的?”她把婴儿抱起来,捂在自己的破棉袄里。幼婴似乎是把她错认成母亲,竟在她怀里咿咿呀呀地撒起娇来。
把他留下吧!她心中无端升起一股暖意,让她不由得向家门跨去。屋内,炉子里的火还在噼里啪啦地燃烧着,桌上还摆着木制碗筷,破破烂烂的小床上,一张粗糙的草席铺着。她轻轻把婴儿抱到床上,细细端详着。
雨渐渐停了,蛙声阵阵,知了又开始此起彼伏的吵闹起来。池塘里,荷花如同黑夜中的公主,孤芳自赏,顾影自怜。雨珠从树叶上掉下来,叮咚叮咚,仿佛是一场山雨的余韵。
天为谱,星为符,万籁组成了一支《仲夏夜之曲》。与此同时,响起了幼婴响亮的啼哭,回荡在夜幕之中。
夜色如水。屋里,传出了妇女悠悠的,浅浅吟唱《摇篮曲》的声音……
在这个没有电的夜晚,四下里静悄悄的,仿佛可以听见嗡嗡的耳鸣。现在地方上的电力保障已经很得力了,所以鲜有通宵停电的状况。因为处在不毛之地,所以不时跳闸习惯了,就连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也给赶上了。
猪更愿意扒着手机,不与我说话。如此,也很好,总是这般,我也失了与其对语的兴致。后来,猪缓过神了喊话,我却懒得搭理,只想静静。
静静用心感受这份黑暗带来的安宁。回忆起小时候,恍惚有了20年光景。那时,我常常歇在乡下外婆家,农村里三天两头跳闸停电,稀松平常。
印象深处,总是在夏夜,突然停了电,然后村里的大人小孩会自发涌上附近的一座小桥上。大人们站着或坐着,先是讨论几句停电的话题,尔后自然转切到家长里短。小孩子们耐不住性子,也对大人的话题不感兴趣,不多时就弹起身来,追逐着,嬉闹着,跑了开去,捉迷藏、打弹球、斗瘸子,或是被那闪着幽光神秘的萤火虫吸引了眼球……
若是忽然来电了!人群里会发出一阵雀跃,不多时便各自散了回了家去。若是久不来电,当人群里的哈欠声起了连锁反应,人们亦会渐渐散去。
我跟外公外婆在一起,不常去小桥上趁热闹。停电后,外婆会摸黑找出洋油灯在屋内点上。外公把吃饭的小桌子搬到屋外,再拿出两把小凳儿。外婆会唤着我的名儿,让我爬到小桌上躺着乘凉。她会手持蒲扇为我驱蚊扇风,虽然仍是会被馋嘴的野蚊子偷袭。蚊子只要拍不死,盘旋几圈,还是会扑上来吸血,就像打游击。被叮咬过的地方,一会就鼓起一只大包,忍不住伸手去挠呀挠,还痒,继续挠……外婆肯定会适时埋怨的发话的,她说“呆蚊子!瞎咬人!乖乖儿,痒撒咯!”我听了,总是笑。
那个时候,哪怕停电也是美好的。星空璀璨,还能经常瞧见流星;即使用不了电风扇,也还有外婆讲妖魔鬼怪故事吓出一身冷汗……
此刻好想亲爱的外婆吖!想要溜去跟外婆一起小住!外婆肯定有一肚子的话儿,愿意同我讲,而多少次来去匆匆,我竟没有顾得上她。这样看来,我同身边这头早已酣睡的猪,又有多少分别?
唉!人总在被辜负时,方才懂得丢掉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