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睡尘湖读后感800字

admin 读后感 2023-09-21 108

做最善良的自己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高尔基眼中的书;‘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这是刘向眼中的书;‘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这是朱熹眼中的书。

在我的眼中,书像一束阳光,一泓清泉,无时无刻不温暖着我、滋养着我。在我看过的书中,印象最为深刻的一本书就是——《睡尘湖》了。

书中的主人公绿醉和最要好的朋友蓝朵朵吵架了,第二天蓝朵朵失踪了,为了解救蓝朵朵,绿醉不惜一切代价。绿醉的朋友红醉,为了一段四百多年前的亲情,甘愿变成一只红瓷碗上的一朵红杜鹃……。看完这本书,我不禁热泪盈眶,脑海中想起了自己,相比绿醉,自己还差得远。绿醉虽然没有姣好的面容,也没有引以为傲的成绩,但她有一颗善良、纯洁无瑕的心。她可以为了朋友付出自己的生命,即使得知朋友蓝朵朵对她并不真心,也没有怪她一丝一毫。这样一颗美好透明的心,明亮了我的眼,照亮了我的心。我突然为自己感到不好意思,自己以前对朋友并不真心,有时也并不真诚,设想一下,如果我们遇到了同样的事情,也能像绿醉这样吗?

书中的红醉同样给我很多启迪。红醉的身世深深地打动了我。听,红醉在泣诉:我生在四百年前的陶家村,父母都是有名的陶瓷制者。一天,帝王路过此处,帝王的妃子对帝王说:‘皇上啊,您若是赐给奴家一个红瓷碗,奴家将倍感恩宠。’帝王于是命陶家村在一个月内将红瓷碗交上,否则全村将灭。可红瓷碗的做法极难,工艺必须控制精准。瓷碗出了一批又一批,可还是没有制作出帝王妃子想要的红瓷碗,眼看期限将至,一个神仙突然托梦,说必须要有一个人奉献自己,将自己投入炉窑中方可成功。期限的最后一天,我趁父母不注意,便跳入了炉窑当中,也就在此时,一个晶莹剔透的红瓷碗制成了,可我的父母悲痛欲绝。官兵想拿下红瓷碗去复命,可刚碰到红瓷碗,一道红光笼罩在官兵身上,官兵头目立刻变成了一朵血花,其他官兵吓得落荒而逃……

读完这一段,我泪流满面。红醉最懂得感恩,想想我们自己,只懂得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又何曾体味父母生养我们,教育我们的艰辛,父母是我们人生的领路人,把他们最好的都留给我们,而我们当中又有多少人对父母常怀感恩之心呢?以往的我,对父母并不在意,生气时还对他们大吼大叫,现在想来惭愧至极!

感谢这一本《睡尘湖》,让我增添了这如许的感悟,唯愿天下能有无穷无尽的好书,化作此生此世永恒的良伴!

花鸭钻出门洞,扑棱着翅膀,欢快地冲向池塘。

一夜幽梦,池塘尚未醒来。花鸭们调皮得很,非但没有屏声静气,反而肆无忌惮,把池塘光洁的脸面踩成了大花脸。闹够了,花鸭们才停下来梳妆打扮,镜中靓影,让它们愈加兴奋。它们尽情伸展腰肢,“呱呱呱”欢呼雀跃。欢呼声,引得一只不知名的白色大鸟,不知从哪里钻出来,蝶舞着,降落在一蓬水草上。花鸭们瞬间安静,偏着脑袋,打量这个闯入领地的天外来客。它们发现,白鸟除了拥有一双大长腿,一袭素衣,瘦骨嶙峋,哪有它们长得丰腴漂亮。花鸭们放了心,谁也没有招呼不速之客的闲情,比赛般扎着猛子,探秘水底世界。

池塘睡梦正酣,被花鸭乱了妆、搅了梦,气得七窍生烟。烟雾攀着芦苇的枝干,傍着水草的嫩叶,偷偷析出水面。起初,雾气丝丝缕缕,浅浅淡淡,不仔细瞧根本看不见。渐渐地,雾气胆子大了起来,不再藏着掖着,堂而皇之从空旷的地方袅袅升起,仿佛老渔翁在空中收着渔网,收啊收啊,怎么也收不完。后来,雾气更加恣意,整个池塘仿佛就要开锅,根本看不清水面。绵绵不断的雾气,汇聚成一团团白云,柔滑得像绸缎一样,在水面悠来荡去。雾团越来越多,越来越厚,成了天地主宰,雪了树梢,白了田野。

雾团是有女儿心的,它貌似坚韧,其实纤柔。初升的太阳,顽皮地跳上半空,迫不及待取出胭脂,悄悄涂抹大地。雾气被太阳的气息迷醉,生动起来,红了脸,酥软了身体,美艳不可方物。

晨钓的人,三三两两来到池塘边,和食,撒饵,凭借声音,互问早安。朗朗的笑声,在浓雾中犹如天际惊雷,声音虽小,却仿佛滚动在耳边。花鸭们受到雷声惊吓,不辨方向四处乱撞,试图找一处唯我独尊的地方,岸边那么多人,哪能如愿。它们心惊胆战,借着浓雾遮掩,悄悄爬上岸,簇拥着落荒而逃,往日自诩淡定的八字步,早丢到了九霄云外。连那只不知名的白色大鸟,也在浓雾中失去踪影,想必自来处来,向去处去了。

太阳来了,雾羞涩地躲开,皑皑雾气,渐轻渐淡。池塘发完牢骚,慢慢平静,现出蓝天清新的模样。就在这时,乳白的鱼漂,出现一丝扣人心弦的颤动,不用说,这又是一个收获满满的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