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生活在诗情画意的江南水乡,我们这里有弯弯的小河,清清的尚湖,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江南风景。但是我有一个蓝色的梦,我想看看一望无际的大海,比湖更宽广的大海!
南海,那是我见过的最美丽的大海了。在海南三亚,最适合看美丽的南海了。我站在海边,蓝蓝的大海和蓝蓝的天空居然是连在一起的,这个就是大家说的“海天一线”吧。阳光下的大海特别迷人,我突然发现大海有好几种颜色:远处很深的地方是蓝色的,像蓝宝石;靠近海滩的地方是碧绿的,像绿松石;还有的地方是黑色的,妈妈告诉我黑色的下面肯定有大大的礁石。海浪像个顽皮的孩子,向我们呼呼扑过来,弄湿了我们的裙子,闻一闻,呀,有一股咸腥的味道,和湖水的清香完全不一样!海边的人们欢快地尖叫着,往后倒退着。海浪又像公主的裙摆,有着一层又一层的白花边。世上没有哪条裙子比大海更美丽吧!海浪的声音非常大,大海像一位精力充沛的战士,每次都唱着很响的歌,呼呼,哗哗……从不疲倦,是不是还带来了大海深处美人鱼的问候呢?当海浪后退的时候,我就感觉脚下软软的沙在一点点往下陷,从我脚底下偷偷溜走。我这个小人居然有点站不稳。妈妈说她也有这种感觉。大海的力量可真伟大!
晚上,我们又来到了海边。这时候的大海已经变成黑黑的了。海水变的有点冰凉,海浪的声音变得更响了。我猛然抬头,看见了海上方的星空:繁华璀璨,星星点点镶嵌在深蓝色的天幕上。许许多多的小星星,一闪一闪的,调皮地向我们眨着眼睛,好像在跟我们打招呼!我们陶醉在如此夜色之中,妈妈情不自禁地背起了著名哲学家康德说过的话:“世界上只有两件东西能深深地震撼我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的星空!”这句话一下子说到我心坎上了,原来,海上的星空是最繁华灿烂的,真的能震撼心灵!
今后,我会游玩更多的地方。但是,南海已经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它是最美的海!
现在与过去的距离随时间推移而拉大。为描述这个距离,我把现在与公元1900年前分为两个时代。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距地球最近亦有36万千米之遥的、皎皎动人的明月,历来为古人所抒——李白此言“攀月”之词,不过狂发之语,恐怕便是想象奇丽的他也未想到——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在月球成功着陆,阿姆斯特朗在千年距离之外、36万千米之外的月表留下了永不褪色的第一个脚印。
这是地月之距,也许太遥远,那么看:左宗棠从湖南到京城赶考,道光十七年十二月初出发,道光十八年二月到京城——1487公里,三个月——再看现在,你乘轿车去,大约17个小时;乘高铁去,4个小时;乘飞机去,2个小时——这样的对比,似乎足矣说明时代的距离:2000多小时。
但看官若细心些便能发现:这只是科技的进步而已——思想呢?社会公德呢?实话说,不一定。
孔子在教化时发表了对于所谓“大道之行”的过去的大同社会的评论,“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其它先秦名哲亦有相似的论调;甚至欧洲也有从古以来分为“黄金”“白银”诸如此类时代的说法——总结来看,不外乎说以前之好,现在之不如。当然从此虽不至于导出“时移而人心愈远,遂相狭隙”的消极说法,但也能看出社会风气未曾如何变好;但众所周知,孔子鼓吹的尧舜时代与他所处的时代从科技、生活方面可远有不如。所以科技进步不能代表“人”的进步。
同理,如今的人类相比那时:飞船登月,飞机上天,网络连接……与其亦不可并论,人与人的直观距离在地球缩小到了极接近0的地步。而思想与道德呢?据说:中国每年人口失踪800万以上;2015年各级法院共审刑事案件102。3万件,判处罪犯118。4万人;相林起来南京大屠杀罹难者的30万实在不值一提!这样的中国在世界范围甚至称得上安定。这样的社会,你能说人性进步吗?这且不得:青少年与父母,邻里亲戚,同窗好友的关系如今为热议——人的距离在减小,心的距离在拉大!
如此,我们大可以将进代的进步归结为两种距离的减短:时间与空间,自己与他人。而时代退步的标志亦是如此;手与锄头,人与监狱。愿诸位看官共记:让人性(心灵)的距离能与时代的进步匹配(而非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