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过是发现的代名词。发现源于生活。“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些发现很意外,在不经意间,就能发现小生命的存在。
我曾经水培了一株风信子。一开始的种球长得很不讨人喜欢。种子长得很像蒜,外层包围着着许多褐色的外皮,根部很短小,好似一个“泥娃娃”。芽尖凹出一个小包,像蒜的蒜瓣。我实在不大喜欢它的样子丢在脑后。
过了一两周,我在打扫房间时,无意间拉开窗帘,却看到不一的景象,在那不讨人喜欢的种球下长出了“万条垂下绿丝绦”般长长的根。芽尖变成了一小丛花苞,它们一个个簇拥而至,花苞微微张开,发出淡淡的花香。这株风信子,犹如丑小鸭推变成白天鹅,让我增加了对它的关注。
渐渐地,我却又淡忘了这段奇景。有天突然又想起来,便又去掀开窗帘,瞬间香气袭人,桂馥兰香。花已经开了,由一小朵一小朵花紧紧挤在一起,像一团锦簇的花球。屹立在中央的是金黄色的花蕊,随风摇曳。
这或许就是一次发现,很细微,很渺小。发现更像观察,或许更突然吧。
在春天来临之际,我曾经意外的走到一个小池塘,看到了无数活泼的小黑点——那是蝌蚪。它们将新产的卵包围起来,运送到“目的地”。大自然有这么多小生命,顽强的生存的,以至于保护生命,是多么的奇妙。
达尔文从小便热爱观察发现。发现,可以让我们更好的去感悟大自然。感悟生命的变化,生命的轮回。大雁南飞,候鸟春归,往往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更能使我们发现。“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四季如歌,各有各的风采,更值得我们去发现。
发现,往往会增添生活的乐趣,让生活更精彩。
偶然间一回头,看到时间的转瞬即逝,更能发现其中美好的存在。
风暖起来了,太阳亮起来了,一切都似刚出生的婴儿般,柔嫩,美好,无处不透露着“生命”二字的魅力。若要在这惬意的时候做些什么,定是春游了。
暖阳轻照的时节,带上家人,朋友,选一处景色宜人的地点游玩,玩累了便找个平坦的地方铺上野餐布,摆上食物,一边吃,一边再张望着看不厌的景色。比起众人一起观游,我倒更喜欢独赏,谁也不认识你,看着各自的景色,无需顾及他人,不必担心错过美景,漫步小道,有着一人的闲暇时光。看吧,这醉人的春天!
昔怜石上斑斑枯,今喜路旁苔青绿。去年曾见过灰暗潮湿的石块上枯死的苔藓,似老人脸上的皱纹,道道深刻,让人怜惜。如今春天到了,路旁又冒出了苔藓,与去年不一样的,是那让人欣喜的绿色。小小的苔,像换了一件衣服,给春添上一抹靓丽的色彩。清代诗人袁枚笔下的苔,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放。倒不如说它是为自己而开,静静展示自己的独特,弱小,又与众不同。
拾得一抹桃色归,数只蜂蝶始相伴。见桃花开得正欢,忍不住伸手采摘,却猛然停了下来,不是因为满树的蜂蝶,而是不想将春色占为己有。慢慢弯腰拾起被遗弃的一束桃花,准备离开时却发现桃花上的蜂蝶始终不肯离开。既不愿独占春色,又何必带它离开?抬手将它放在一树桃花的枝枝杈杈中,它虽被采下却同样有蜂蝶相伴。
小湖破冰仍不流,透水映出绿眸柔。随着春的降临,假山旁小湖上的冰也早已不见踪影,却还是无法流动。坐在湖边静看水面微微被风吹起涟漪。在太阳的照射中,我仿佛看到了一只眼睛,目光中透露着一浪一浪的绿波,无限柔情,美丽中带着丝丝忧愁。正是这分忧愁使我回过神来,眼前仍是这安静的小湖。它在为什么忧愁呢?不禁奇怪,许是在苦恼不能似小溪般快乐地流向远方吧。这是我找到的最好的答案。
就这样悠悠地,缓缓地走着,不会因下一处更美丽的景色而忘记之前的欣喜,更不会走马观花,只是用心去体味春的美好。没有任何目的,只是出来看看又一个不一样的春天,一个正在成长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