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个插班生,二年级才转到我们班。那天下午,当语文老师领她走进教室时,我们都认为她是一位新师,黝黑的皮肤,和那双从小就在田间劳作的粗糙不堪的手,一看就像是从乡下来的,尤其是她身上那件过时的衬衫,显得那么高大成熟,与这里的一切都那么格格不入。
也许是嫌弃乡下人的缘故,没有人愿意去找她玩,但她似乎并没有觉察出来,反倒更加热情的与别人搭话,可她那蹩脚的普通话,充满乡土气息的打扮,以至于有的同学看到她就躲到一旁,不愿与她说话,当然,这她不可能觉察不到,从此,每当下了课,她就独自在操场上闲逛。
我真正对她的态度发生转变是在五年级的时候,老师把我们的座位调到了一起,可我依旧对她的话爱理不理,一直到那个下雨的星期五。正上着最后一节课,窗外的雨就似洪水猛兽般冲了下来,而对于没带伞的我,简直是一场噩梦。想象着放学后同学们一个个被爸爸妈妈接走,而我却只能淋着雨回家,我的眼泪便不自觉地流了下来。下课铃终于还是响了,我迈着沉重的步子走出了教室。这时,一个急促的脚步追赶过来,我一回头,竟然是她!她把雨伞撑在我的头顶,说:“我看你也没带伞,不如我送你回家吧。”望着她被冻的微微发红的脸颊,我不仅又惊喜又感动,从前对她那不公正的看法也瞬间消失。有了她的陪伴,原本无聊乏味的放学路变得生动起来。伴着雨声,她把我一路送到了家门。望着她远去的背影,我突然明白:成绩和外表并不能代表一个人,只有美好的心灵才是最重要的。
那天的大雨似乎是特意向我宣告:成绩和外表并不是交朋友的前提,一颗纯真美好的心灵才是最重要的。我也庆幸,是那场突如其来的大雨,让我读懂了她。
我独自坐在舞台前的椅子上,眼泪一直往下流,我也没有去擦汗。脑袋里回响着老师对我讲过的话。
我不知我在座椅上坐了多久,听到老师喊我的名字,我走了过去,擦干眼泪。听到老师对我说:“这一次不能再失误了,加油!”我再一次走上了舞台,调节好了情绪,我开始唱歌。“停!”我听见老师喊了一声,跑过来对我说:“好好唱,你难道让后面这么多人都等着你吗?”
我默默地走下了舞台,坐到下面的椅子上想:我为什么要害怕,紧张呢?难道不能像后面的那些人一样吗?等大家都休息好了,我再一次走了上去。可是还没有唱完,老师就说:“下来,全部都下来!”“你!自己在上面唱唱试试。”老师拿着一根手指指着我。我又紧张,又害怕。等老师说开始的时候,我才发现,他们都在台下看着我。我原本紧张的心情变得更紧张了,导致我歌词都忘了,唱到一半的时候突然怯场,不敢唱了。老师对我说:“你下课的时候跟我来一下。”
我低着头,沮丧地跟在老师后面,老师走进办公室坐下,我在旁边静静地看着老师。过了一会儿,老师终于开口说话了,说:“为什么你会怯场,你知道吗?”我连忙摇头,老师又说:“是因为你没有经常在舞台上练习,所以导致你自己在舞台上唱歌的时候就没唱好,你发现了吗,你自己一个人站在上面唱歌的时候一直在抖,怕看我们的眼睛。”我刚要说话,老师又说:“这样,你每天就在舞台上练习唱歌。”
老师每天都在鼓励我,每天都说:“失败了不要紧,关键在于你能不能从中吸取教训。”经过几天的训练,再加上老师的指导,我不再害怕。等到上台的那一刻,我充满了信心。结果……我成功了!我们都成功了!
我回到化妆间,望向窗外。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星星眨着调皮的眼睛,我的脸上露出了自信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