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妈妈接了一个神秘的电话,接完之后,她就对我说“我去楼下取两张票,马上就回来”。我刚想问妈妈要去取什么票,妈妈就急急忙忙地走了。我心想:是什么票需要妈妈这么急忙?正在我疑惑不解的时候,妈妈回来了,只见她手上拿了两张电影票,我凑到她的身旁,目不转睛地看着电影票,这是一张超前点映的电影票,票上写着《我在故宫修文物》七个大字,我高兴地回到自己的房间,想着这下要加快完成作业了。
一转眼,电影放映的时间快到了,我和妈妈手牵手来到了大礼堂,找到位置后翘首以盼。伴随着一段舒缓的音乐,这部片子拉开了序幕。这是一部讲述故宫的纪录片,伴随着主持人低沉的声音,缓缓地揭开了全球最神秘的中国顶级文物修复团队的神秘面纱。在观影之前,我从不知道故宫西侧办公区内小院子里竟然“隐居”着一群身怀绝技的文物修复大师,他们从事着世界上最昂贵的工作,别人只能远观不可把玩的绝世珍宝,被他们的双手日复一日地摩挲。看着他们的工作,我不禁为他们的“匠人精神”所感动,它们几十年如一日地从事着这样一份工作,却用无与伦比地耐心和谨慎对待着这些文物。通过他们的不断打磨、修复,这些文物似乎都有了生命,而我们透过这些文物似乎又看到了当年的金戈铁马,当年的繁荣昌盛。
这部电影让我进入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那些瞬间定格的历史一幕幕在我眼前回放,缓缓地,走进了我的心里。
西双版纳有13个民族,傣族是其中是主要的民族,占了全州人口的三分之一,所以,到西双版纳的第二天,我们去了代表西双版纳傣族文化的傣族园游玩。
在傣族园里,我们参观了傣族的特色建筑——杆栏式竹楼群以及大佛寺、公主井等景点,还去傣族园里的一家饭店,品尝了傣族传统饭菜。吃饭时小朋友们都心不在焉的,因为我们的心早已飘到将在中午举行的泼水活动去了。
我们千盼万盼,盼得花儿都谢了,终于盼到了1点半,可以去泼水广场泼水了。泼水节是傣族传统节日,跟汉族的新年一样重要。在节日当天人们会互相泼水,谁被泼到的水多,谁就越幸福。一场隆重的开场仪式后,泼水活动正式开始了。
我们换上傣族传统服饰,拿起水盆,和“哨哆哩”(傣语里女孩子的意思,这里是指参加泼水的傣族大姐姐)分成2队,开始互相泼水。我们两队势均力敌,由于我在队伍的最前面,所以我不停地泼水,闭着眼睛也要把水泼向对方。有时被太多水泼到摔倒在水池里,但我就算趴着,也要把水泼出去。对泼完了以后,我们全部人围成一圈,向天空连续泼了19盆水,代表着吉祥如意。最后就是自由泼水。我们一直在互相泼水,甚至还会直接把水盆盖头上。我发现了一种整人的方法,就是泼别人水以后马上趴下,让别人以为,是被其他人泼了就不会怀疑是你泼的了。
我们都玩得很开心,可惜现在不是泼水节时期,只能在这里体验一下小型模拟泼水节。希望等到真正泼水节的时候,当全州人都在泼水时还能再来一次西双版纳,那场面该有多壮观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