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师从一个白色的表面印着绿色花纹的布袋子里摸出了一个土黄色的纸卷,纸卷的一头露出了一团白白的,弯弯曲曲的,软软的,细细的丝,另一头是绿油油的笔直的,细细的小小的管子。看着这些,有的同学猜是“葱”,有的同同学猜是“蒜”,也有同学猜是“小麦”,到底哪个同学猜得对呢?
“是小葱。”张老师说。
拆开纸卷从下往上看,最下面是小葱的根,根的上部是白色的,泛着绿色的“葱茎”,“葱茎‘的上面是又细又长的绿油油的”葱管”。
我们仔细地观察葱根,有很多密密的葱须,长点的须须有7。8跟,短点的葱须有15根,更短的葱须有数不清。长得都弯弯的,乱乱的。这些葱须想人参表面的须子,也有点像八爪鱼的脚,如果把这些根须粘到下巴上面,人就会变成白胡子爷爷了。
细细地摸一摸葱茎,它滑滑的,湿湿的,硬硬的,很饱满的样子。葱茎是一层一层包裹起来的,一共有五层,内层很滑,中层湿湿的,内层是滑润的,像一个人刚洗过澡后先穿内衣,再穿毛衣,最后穿棉衣一样。
细细地看看葱管,它直直的,绿绿的尖尖的,像一把尖刀。
葱管的长度是葱茎的三倍,大约有1分米的样子,如果把葱管折断,用手一挤,葱管里就滴下透明的水珠来,那是葱汁。
刚刚上课的时候,张老师神神秘秘地拿出了一个被绑了起来的手巾包,让我们猜一猜,她那个手巾包里面到底有什么东西。
本次游戏的规则是:只能问这个东西的特点,不能问它的名称。
张老师先请了一个健壮的男生,便叫他“大脑袋”。为什么叫他“大脑袋”呢?因为他留着小平头,脑袋特别大;张老师又请了一个活泼的男生,叫他“长智慧的小白脸”。为什么叫他“长智慧的小白脸”呢?因为他的脸很白,脸上还长了几颗痣。
“长智慧的小白脸”贼溜溜地看着张老师的手巾包,好像看见了里面包的东西。他问:“这个东西是什么颜色的?”张老师眉头紧皱,想了又想,好像不愿意告诉我们。突然,她一拍桌子,连桌子上的粉笔也被她拍在了地上。我差一点被张老师这一个动作吓死。她说:“这个东西是灰白相间的。”(有这么夸张吗?但读来觉得有趣呢。)
“大脑袋”耸了耸肩膀,犹豫着问:“它是什么形状呀?”张老师抓耳挠腮,把头向天花板上一抬,眨巴眨巴眼,说:“它是长方形的。”
接着,同学们开始问了。有的问:“它能干什么用?”有的问:“它有多大?”有的问:“这个东西是不是学习用品?”
张老师回答:“它有半个大拇指那么大,它不能吃,它是一个学习用品。”
手巾包里到底什么东西呢?
张老师先把包住手巾包的线解开,再把手巾包一层一层地打开了手巾包。可看见手巾包里的却是一团废纸。我想:张老师是不是在耍我们呀?不对呀,要是张老师在戏弄我的话,废纸就不可能是学习用品。里面一定还有东西。张老师把废纸打开,里面竟然还有一张餐巾纸。我想:张老师太保险了吧!(这段心理活动写得很好!)
张老师请了一个“乖乖女”上来打开这张餐巾纸里的秘密。因为答案就要揭晓了,所以“乖乖女”很激动。她非常开心,小心翼翼地打开了。
我看到了一个黄色的橡皮,我很高兴,因为我猜对了。
张老师把橡皮捧着,让我们看见。张老师还说:“答对的人给自己一个大拇指奖励,再对自己说一声:我真棒!”
猜谜真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