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最怀念的味道作文800字

admin 初三作文 2023-09-21 121

有人的地方,就有思乡,就有切磋,就有江湖,而在肉食的江湖,回锅肉称得上是一代宗师。

原料须精挑细选。肉必定不肥不瘦,浓淡相宜,颇有嚼劲。肥一分过油,腻味;瘦一分难以入味,费嚼。炒成之后的肉均匀铺开,大大方方,片片不相连。豆瓣酱是整锅肉的灵魂。在老家曾听人言:“不加郫县豆瓣的回锅肉还能叫回锅肉吗?顶多算炒肉片!”言语中带着一种理所当然的骄傲与自豪。是了,郫县的豆瓣算是四川人的骄傲。曾经沧海难为水,四川人的嘴极刁,如果不是郫县豆瓣坚决不下筷。真正登堂入室郫县豆瓣由暗红的红油裹夹着各类佐料,红油由菜油、辣子翻炒而成,匀上一些佐料调味。口感微麻、微辣,对口味向来极重的巴蜀人而言不过是毛毛雨。而后下锅,豆瓣主导整锅肉的色调。当肉在锅内翻腾、喧嚣时,豆瓣一点点攀上肉,缠绕,覆盖,融为一体,“咝咝”作响。宛若抹香鲸与大王乌贼的决斗,野蛮残忍却带着令人着魔的美感。肉片与豆瓣红油的碰撞交织,两股力量的殊死搏斗,最终在喧嚣的顶峰寂静,在忘我的境界惊醒,在绚烂的一刻凋零。世间事大抵如此。装盘,上桌。宗师出关,再度掀起武林中的腥风血雨。

几乎每个巴蜀娇子都会这道回锅肉。在从前,肉是极为珍贵的美食,而对肉的烹饪就或多或少地沾染上一种神圣感。在外求学、打工、工作的游子回乡,餐桌上总是会多一盘回锅肉的身影。春节的年夜饭,父母总照例邀上几家老乡,筹备一桌菜,其中必定少不了回锅肉。这是巴蜀人代代延续的味觉记忆,这是远方游子魂牵梦萦的味道,这是我的父辈思念了几十年的味道。

这是家乡的味道。我突然想家了。回锅肉的色泽亮丽,一抹红油的肆意泼洒,红得嚣张,红得骄傲,红得潇洒风流。佐料极杂,上至珍品下至小葱,无不可加,包容力甚强。以红为主色调的画卷悠然展开,青葱、黑木耳、豆瓣、生姜————似随意泼洒,大方磊落。就如四川的人,直爽、大气、干净而大大方方。若是名家出手,又别有一番风味。萝卜雕花为饰,红油点染,肉上一抹油均匀匀开,晶莹剔透。再市井的凡夫俗子也会为这艺术品惊艳,举着筷子,久久不敢下筷。

云对于农村老家的祖辈们来说,就像太阳之于穆斯林,草原狼之于额仑人,充满了神圣和神秘。爷爷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去门前的空地上看云,仰视着天空,那么虔诚,那么专注,眼神里满满是憧憬。老家房子背后,是一望无垠的稻田,爷爷跟我说:“你知道吗,我们的这块田地从来没有干旱过,从来没有洪涝过”,爷爷说这话时,是那么的自豪和幸福,充满了对云的感激。

爷爷不识字,不喜欢收听广播,保留着看云识天气的习惯。一早起床,我发现晒谷场上铺满了黄橙橙的稻谷,我问爷爷:“今天的天气很好吗?下雨了怎么办?”爷爷嘿嘿一笑,指了指天,“看啊,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

爷爷对于天气的判断也有失手的时候。那是炎热的下午,一场暴雨突如其来,全家人冲到场地上去抢收稻谷,但是有一半的稻谷还是被雨水浸泡毁坏了,真是“六月天,孩儿脸,说变就变”。爷爷被雨水淋成了“落汤鸡”,他让奶奶烧了很多热水,说要好好洗个澡,洗掉身上每一点每一滴的晦气。爷爷洗了好长时间,出来时,我发现爷爷的眼睛红红的。这天,爷爷没说一句话。

爸爸继承了爷爷对云的崇敬,它对看云识天气的酷爱,方便了我们的生活,成为了家庭文化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他可是我们家的“气象员”,几乎每天早上,妈妈都会叫爸爸看天气,因为妈妈担心衣服晾不干,更担心刚刚化妆好的睫毛被雨水洗掉。出门带不带伞,全凭老爸一张嘴,爸爸对天气的准确预报,给妈妈和我带来了幸福,爸爸也经常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

爸爸至今最大的遗憾就是当年没去学气象,有一次,我将这件事告诉了爸爸,爸爸说:“那是积雨云惹的祸。积雨云由积云发展变成,属于低云家族,直径可达数十甚至数百公里,它可能是孤立、浓厚的大云块,也可能满布全天,它的底部非常阴暗,可见伴随的往往是阵雨、冰雹、雷电和大风等天气……”听了爸爸娓娓道来,云的神奇在我心中播下了向往的种子。

记忆里,我总爱爬上爷爷家的矮墙,坐在鱼鳞瓦上,看那蔚蓝的天空下,一朵朵自由自在的白云,随风飘荡,心想自己要是能变成一片云,那该是多么美妙啊。耳濡目染下,我对看云识天有了浓厚的兴趣,并逐步了解了云的分类,形成过程,特点及伴随的天气。每天起床后,我都会习惯性地来到窗前,把看到的云记录下来。虽然我现在还不能准确地预报天气,但是我会坚持的,因为坚持会让我有收获,更因为坚持寄托着我对祖辈们的理解和尊敬。

“云往东,车马通;云往南,水涨潭;云往西……”,对面幼儿园里传来朗朗的童谣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