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伐轻盈,宛如乘着微风,手抱书籍在进门的瞬间,迎着光辉带着清香,整个世界都为此刻安静了下来。
接着,她连贯地走到讲桌前,轻轻地打开课件,捧起课本,像捧起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每一个细微的举止,都那么有条不紊透露出一番优雅,散发着光芒。她站在木质的小讲台上,一手端着书,一手握着粉笔,有时伸出手指圈画着黑板上的重点。没有万人瞩目,只有36个孩子坐在明亮的教室里,认真的听她讲课,此刻太阳仿佛只宠她一人,将无数光辉洒在她的身上。
讲课时,她面部严肃,从两只水汪汪的眼睛流出几分严谨,口齿的触碰间,问答的解析已清楚的讲述,像是山涧里的涓涓细流,源源不断地涌出。细流虽小,但它足以滋养周围的小草。她手中的粉笔在她一次次的转身中触碰黑板,那许多白色的颗粒脱离粉笔,有力而乖巧的附在黑板上,不一会儿,黑板上就出现了几行整齐的白色字体。
然而,并没有人能够一直和蔼而不发脾气,她也是如此。她管理的这个班级在纪律、出操、作业上有不好的地方,都会认真的指出来并纠正。她会因为不满,而对我们生气,这时他的两条眉毛便会拧在一起,脸上写满严肃,提高嗓门,大声指出问题所在及解决方案。但是如果接下来是讲课的话,这种气氛会在活跃的课堂上,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中逐渐缓和;如果说完就走的话,她会集冷气与杀气于一身后离开现场。当然不管怎么收场,同学们也都会进行自我反思。
她,也许不会家喻户晓,但她却用知识为我们的未来铺路,她就是我的语文老师。
寒冬凛冽,呼啸着在大地上徘徊。冬日的残阳红的耀眼,可依然冰冷至极。我独自走在黑漆漆地街道上,看着路边那些花花草草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不仅觉得生命是多么脆弱。
大雪纷纷扬扬地落下,大风呼啸地吹过大地,一夜间,高楼大厦都银装素裹,穿戴上了新衣,但那枝头上,早已没有了春夏秋的艳丽多彩,现在却杳无声息。
走在回家的路上,看着白茫茫的世界,总觉得今年的冬天为何灰蒙蒙的,突然,我看到路旁树的枝头上有些奇怪——既不像是雪自落下的,又不像是小孩子玩雪时堆上去的。我走近轻轻的将雪拂下,里面竟然是一朵梅花。
“墙角数枝梅,临寒独自开”,雪片落在娇小的花瓣上,红里透白,白里透红,细而有劲的枝条,花朵与树枝藕断丝连,在风的怒吼中摇摇欲坠,那是一种大雪压不倒,大风吹不散的力量。我轻轻地抚摸它的花瓣,一股暖流流经全身,也让我感受到了它真实的存在。
梅花与雪花相映衬,但它不像雪花那样融化了以后,只能化成一滩水,不留痕迹。它是真实的,在这个寒风呼啸的季节,那些艳丽的鲜花枝叶都枯萎了,没有了光彩的外衣,在雪被的压力下累的喘不过气了,而梅花在风中却依然傲然挺立着。
它没有玫瑰的妖艳,没有荷花的“香远益清”。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妖艳”,“芬芳”之类而言,那么,梅花算不得花中的王。但是它正直,坚强不屈,傲骨,向往温暖。在寒冷的积雪下,依然执着的绽放,活出自己生命的精彩。当你在寒风呼啸中走过,看到枝头上挺立着娇小但自信的梅花,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花?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坚贞与傲骨,至少也象征着报讯的使者,难道你竟一点也联想不到,在崭新的二十一世纪中,到处有执着,永葆希望的人。他们坚强不屈,力求上进,正在为振兴中华,实现着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着。
半夜,外面的狂风呼啸将我吵醒,向窗外看去,鹅毛般的大雪从天而降。在床上躺着,我不仅担心起那朵梅花,这样的天气不会把冬天最后最后一点生机带走吗?
不经意间,时间带走了几天光阴,我偶然间想起了那朵被我遗忘的梅花,再去看时发现它并没有我想的那样脆弱,不仅没有被风雨打倒,反而开的更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