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我现在已经是一名六年级的学生了。在这六年里,有许多难忘的事,就像天上的星星那么多,有许多事已经忘了,但有一件在三年级发生的事让我记忆犹新。
那是在三年级,期中考试的时候。我们第一节考语文,试卷发下来了,拿起笔我就写,但是写到一半,有一道题把我难住了,我左思右想还是没想出来,时间在一分一秒过去,我还有半张没写。突然,我想了个坏注意,我偷偷地把语文书掏出来,在底下翻开那一页,眼睛一瞄,我把答案写在了试卷上。
过了一天,试卷发下来了,我考了九十八分,是全班第一。但是看到那道是我抄出来的题对了,心里总有种忐忑不安的感觉。上午一共四节课,我一直在想,如果我把这件事告诉老师,那么我就不是第一名,可我如果不告诉老师,那我会一直忐忑不安。
终于等到了下学,我拿起卷子向老师的办公室,我把事情告诉了老师。老师对我说:“犯了错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承认,错了这题没关系,下次把它背会。”老师把我的卷子拿过去,用鲜红的笔打了一个大错号。这次的经历,让我在以后的考试里更加认真。
在这次三年级的考试中,虽然是一件小事,但老师教育我的“犯了错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承认,错了这道题没关系,下次把它背会。”会伴随我进入初中。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尤眨�总把新桃换旧符。”听着外面的鞭炮声,吟诵起王安石的《元日》,不禁感到年味儿越来越浓了。
盼过年,其实是盼着爸爸再次点燃那五彩缤纷的烟花,载着我新一年的梦想飞上天空。盼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哥哥姐姐能够陪伴在我身旁,老人们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爸爸妈妈恩恩爱爱;小朋友们快快乐乐、学习进步。盼着这么多的愿望与那美丽的烟花一起绽放。
盼过年,其实是盼着全家人团聚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吃个年夜饭。每年的年夜饭都很丰盛,而我最爱吃的不是那些山珍海味,却是奶奶亲手做的香香甜甜、沌沌浊浊的米汤。每次看着奶奶在大年三十那天不停地忙碌,头上流下黄豆大小般的汗珠时,我就忍不住用毛巾为奶奶擦去汗珠,拿起家务用具对奶奶说:“奶奶,您休息吧,我来!”其它家务我勉强能应付,可始终做不好米汤,反倒给奶奶添麻烦,所以我就更珍惜奶奶做的米汤。米汤里蕴含着我对奶奶的依靠,也饱含着奶奶对我的一片爱,多么希望今年奶奶还能做米汤给我。
盼过年,最盼的还是爷爷那每年不变的故事。爷爷每年春节的年夜饭之后,都会搬着两个小板凳,领着我到院子里,坐下来又一次讲起年兽的故事。爷爷的故事我都能倒背如流了,可我不知为什么就是听不腻、听不烦;爷爷那十年不变的动作、眼神、情感都深深刻在了我的心里。多么盼望春节早点到来。
过年时,家人团聚看烟花,吃年夜饭,听爷爷讲故事,样样都令我期盼。盼过年,盼过年,盼着,盼着,年味儿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