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苗族的一个村庄里,住着一个美丽又可爱的小姑娘,她叫桃桃。名如其人,她的脸蛋是那样美,像春天刚开的桃花一样。
她家的隔壁住着一位老奶奶,桃桃常常去奶奶家玩。有一次她刚到门口,发现奶奶家的门是开着的,就说:“奶奶你在家吗?”然后没人回答,桃桃就轻轻地把门打开了,她看见门后的盆里有一堆衣服,进里屋一看,奶奶病在床上,就慌忙跑去找医生。医生看过说:“她只是发烧而已,需要多休息。”桃桃心想:奶奶什么时候能醒呀?
桃桃看着那一堆衣服,就用盆端着去河边洗。她把盆放进河中,清澈的河水流了进来,桃桃把衣服放入水中,用她的小手搓一搓,然后又拿着棒子用力地敲打。可是现在,已是冬天了,河水有的已经冻住了,河水非常的凉,可是桃桃还在洗。一阵阵凉风,吹过桃桃,冻得瑟瑟发抖,心里还在想:奶奶什么时候才能醒呢?桃桃打了一个冷颤,终于把衣服洗好了,就端着衣服回家了。
到了奶奶家后,她刚把衣服晾在衣架上面,忽然奶奶醒了,看桃桃的小手放在衣服里面搓着,就走过来把桃桃抱在怀里说:“桃桃,你天天这么帮助我,我也没什么东西可以给你。”说着,奶脸上的皱纹贴着桃桃红红的小脸蛋。桃桃说:“奶奶,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
桃桃真是一个热心帮助老人的好孩子,我们大家都要向她学习,我们还要做一个尊老爱幼的好学生。
“友谊只能在实践中产生,并在实践中得到保持。”每当我读到哥德的这句话,我总会想到和我的小伙伴在书城发生的故事。
那个小伙伴就是卜晨璐,她1。45米左右,乌黑闪亮的高挺的鼻梁,小巧的嘴,朴素而自然的马尾辫,看上去是那样的整洁。她每天中午帮她妈妈带妹妹,很少出去玩,所以她是个带娃小能手呢,但是因为比较少出门,她几乎是一个路盲,这不上次就在书城跟我走散了。
中秋节前两天的一个早晨,她来到我家,与我一起乘地铁去中心书城。在地铁上,她对我说:“妈妈说我不常出门,给我写了一张字条:我叫卜晨璐,我家住在xxx,我爸爸的电话号是xxx,请送我回家。听她念完我已笑晕,我们打闹着到了书城。
选了一个阅读区,我和她沉浸在了书的海洋里。不知不觉看到12点,我们一起去吃午餐。
“你知道吗?我带了妈妈的手机,只是一直都不敢拿出来。”她用手捂着嘴小声对我说。
“为什么不敢拿出来?”我瞪大了双眼,奇怪地问。
“因为我怕弄丢了。”卜晨璐的脸上露出了胆怯的表情。我一直鼓励她,不要害怕,可是她还是没有把手机掏出来看一眼。
饭后,卜晨璐用手捂着肚子说:“我想去洗手间。”
“我先去弘文文具店。一点钟,我们在弘文文具店门口碰面。”我朝着她的背影喊道。
可谁知我在弘文等了一个多小时,卜晨璐还没有出现,我找遍了弘文每一个角落,都没有她的身影。我只好打电话向妈妈求助,从妈妈那儿得知了卜晨璐的电话号码,我打了几十次电话,发了几十条微信,可卜晨璐就是不接,任凭手机在包里跳舞……
3点了,妈妈告诉我,要是我实在联系不上卜晨璐,就给她留言,然后回家。我又联系了她几次,仍然没有音讯,只好自己先回家了。
7点,我接到了卜晨璐的电话:“朱奕飞!你怎么先走了?哼!”她有些气。
“我一直在弘文找你!”我有些委屈。
“我绕着书城走了七圈,走了五万步,找你找到7点!最后没办法,只能让我爸来接我了。”她的态度稍微缓和了一些。
“卜晨璐啊,我说了咱们在弘文见啊。而且我给你打了好多个电话,可你就是不接,我有什么办法呢?”我有些无奈,又觉得好笑。
“我怕……怕把手机弄丢了。”她的声音又低了下来。
……
这就是我的小伙伴——卜晨璐,一个不太会变通的人。她和《庄子》中抱柱之信的那个人真像。希望她妈妈能够让她多出门,少带娃,这样才能学会和小伙伴相处,才会更快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