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中华文化作文1000字

admin 高二作文 2023-09-21 135

宇宙有起点,江河有源流,世间万事万物没有哪一个找不到根源。生在中华民族,身为龙的传人,人人从小就浸染在文化里,但又是否认真地想过何为文化,她的根源是什么。

对于文化,有一种普遍认同的观点:那些在历史的长河中湮没又浮起,消失又重现,经过无数次的选取与舍弃,最终经历住了考验积淀下来的体现一个民族一群人风骨与灵魂的,就叫文化。在这里提到了两个词,一是“风骨”,一是“灵魂”,这两个词,毫不夸张地说,就是文化的真谛。

听起来,文化好像是一个无比高端抽象的词汇,事实上,我们确实不能否认。可她有着与其他高档品不一样的品质,那就是最朴素最实际的表现形式。人人都能接触,人人都有体会,身边的一支笔,一本书都可以被称作文化。在她众多的表现形式中,我仅在这里谈谈旗袍。

宋美龄,张爱玲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杰出女性的重要代表了。一个民国第一夫人,一个倾世才女,一生只爱旗袍。眉目如画,贤淑淡雅,冷冻了岁月,惊艳了时光。宋美龄随蒋介石出国进行外交的时候,总是以一袭旗袍示人,第一夫人的绝代风华能够扬名海外,旗袍功不可没。剪裁得体的旗袍完美地贴合东方女性柔美的身材曲线,摄人心魂的气质就由内而外地散发出来了。

丝绸,这个丝绸之路的主角,是旗袍的主要原材料,同时也只有高贵的丝绸才能称得上有资格被用来制成旗袍。但也不是什么人都能驾驭好旗袍的。西方人就不能。究其根本,还是因为文化。西方文明是近几百年才发源的,它代表的是新潮与进步,却缺少了岁月的味道。一棵百年古树,能够发展成一个旅游景点,让无数人慕名前来,而一棵小树则是普通常见,掀不起半点波澜,这足以证明只有经过了岁月的熏陶,历史的沉淀遗留下来的事物才是真正值得倾慕的。旗袍正属于此类。同时,能够与这类事物相配的也是具有底蕴的人。观察身边的现象就不难发现,一个文学工作者跟靓丽的时装是不相配的。这正如旗袍一样挑人,宋美龄出身名门,才学渊博,是名副其实的大家闺秀,旗袍就能完美地贴合她的气质,她也能与旗袍相得益彰。

旗袍是古老与现代相结合的产物。说她古老,是因为她是中国古代服饰的荟萃;说她现代,是因为她在新中国成立后依然保存了下来。上个世界八九十年代,旗袍被定为外交场合女性的标准服饰,乃至今天的国际会议、奥运会以及一切大型活动,旗袍都是司仪服装的不二选择。在这个时尚界被国际化装束统治的今天,只有旗袍才能体现中华文化的特色与历史。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穿着也能是灵魂的照射。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旗袍也就在不知不觉间诠释了文化。

暑假里,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来到了江南。那天,下着绵绵的雨,正验证了南方的天气——多雨。恰好江南又多梧桐树,走在南方京的街道上,伴着想家的思绪,我想到了李清照的词:“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没能尽情享受这雨中缠绵,我又坐上了车,辗转到了具有“中国威尼斯”之称的周庄。

周庄,是一个具有900多年历史的水乡古镇,位于上海和苏州之间。有水必有桥,这里的桥高低不一,形状各异,就算有一百座,也不会让人觉得生厌。桥下是四季流淌的河水,流水轻轻地抚平了小船划过的痕迹,印下了不小桥永远的记忆。一条船就是一户人家,丈夫摇船,妻子做饭,儿女看书。来到这里,任何一个角落让人看到都是一幅完美的“小桥流水人家”的画面。

桥两边是具有江南特色的房屋建筑。雨珠顺着屋檐滑落,一滴一滴,像跳动着的音符,水晶般的光泽引人注目。周庄就是这样,每一寸土地,每一间瓦房,每一座小桥,每一条小河,就像这一滴滴水珠,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想。

古巷老街,周庄有着原始风貌;小桥流水,周庄有着清秀淡雅,古朴恬静的神韵,难怪有人称它是“江南第一水乡”,也难怪戴望舒笔下会有那结着丁香般忧郁的女子信步走来。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我欣赏了周庄之美后,又驱车来到了杭州西湖。

“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这是苏轼描写西湖的名句。空蒙烟雨,造就了西湖的含蓄美。西湖两岸的山峰,美如妙龄少女,带着女儿家的羞涩,借烟雨来掩映光彩照人的肌肤。“犹抱琵琶半遮面”让人产生美妙无比的相像,领略到什么是纯真、纯洁、纯情。

后来,我又游览了中山陵、总统府和苏州园林等著名旅游景点。与江南相约,纵情山水,人也似乎变得灵气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