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处处有爱,有同学的爱,老师的爱,一位不认识的阿姨的爱……可是我最感念父亲的爱,事情是从这儿开始的。
一个下午,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出去玩,我东张西望,心情好极。哇,今天太爽啦,好久没有出来玩了,好开心啊!
我一蹦一跳,走到了最前面,目光摸索着看着路边那些有趣的东西。忽然,我的目光盯住了一家宠物店。宠物店里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汪汪~汪~喵喵~喵~喵~吱吱~吱~我兴奋极啦。一会儿说那只猫好可爱!;一会说那只小狗狗好可爱。最后我看中了一只小狗,就向爸爸妈妈求道:爸爸妈妈给我买一只嘛,就一只好不好嘛?爸爸妈妈异口同声地说:不行!不行!买了放哪儿啊?这时,我看看爸爸,希望他能果断地护我。想不到妈妈坚决地又说:我们家那么小。养起来臭死了。爸爸不说话了,哎,没戏了!这时我只好说:哦,好吧!就失落地走了。
心里想:什么事都妈妈说了算,而爸爸又不为我多说一句……”想着想着,伤心的眼泪就在眼眶里打转了。
又是一天,我放学回家,居然发现家里多了一只纸箱子,还会动呢!我就大声地问:爸爸,这个……这个纸箱子是干什么用的呀!爸爸半微笑半神秘地说:“自己想一想呀”我左思右想也想不出来,于是就问爸爸:那我把箱子打开来看看好不好呢?爸爸点点头。我就迫不及待地把会动的箱子打开,哇塞,居然发现里面有一只不到一个月大的小狗。只见它全身雪白雪白的,那双黑得似珍珠的大眼睛不停地转悠着,好像对身边的一切都充满好奇。我开心极了,空气也似乎变得清新了。
平时爸爸总是那么默默无言,有时候我也会误会爸爸对我的“冷漠”,今天,又一次让我幸福满满地感觉到爸爸的爱如高山般深沉!
“吱————”小狗狗轻轻地叫声,打断了我云游的神思,我一回神,快乐地抱起小狗就往外跑————身后只听见爸爸的叫唤:“淇淇,慢点,小心……”。
爸爸,谢谢您!我懂你的沉默。
龙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延续时间最长、生命力最强的文化现象之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龙文化对中国人和中国社会影响深远,可以说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纽带、情感联系的桥梁。
中国龙崇拜历史在世界上最为久远。据考古发掘资料,最早的龙形象是在1994年发掘的辽宁阜新查海遗址中发现的,这一遗址中有一条距今七八千年的兴隆洼文化石块堆塑龙。在新石器遗址中,还发现了众多的龙形象。至于玉龙和龙纹就更多。
从考古发现中可推测,中国龙的起源至少在8000年以上。龙文化在中国历久不衰,历朝历代延续不断,可以说是延续时间最长、生命力最强的文化现象之一。
中国龙文化丰富多样。龙的形象变化多样,中国各朝代的龙形象均有所不同。各地与龙有关的民俗活动也各不相同,龙的神话传说丰富多彩,祭龙仪式纷繁复杂。
中国大多数民族都崇拜龙,有龙抬头节习俗,带有“龙”字的地名、物名、人名遍布全国各地,龙也是中国的十二生肖之一。
自秦汉之后,龙神崇拜与帝王崇拜结合在一起,龙获得了更为显赫的地位,这使各地区、各民族本来不同的龙文化得到整合。中国龙文化经过整合,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和传播力。
龙文化历久不衰,与古代中国人的创新精神分不开。龙文化经历了若干发展阶段,每一个发展阶段主要是通过内部创新完成的。观察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的龙艺术形态,从无角到有角,从无翼到有翼,从无足到有足,可看出龙形象是经过不断创新而形成的。
从古代中国人描述的龙形象来看,龙具有很强的进取精神。龙的活动空间十分广阔,能上九天,能潜深渊。各种艺术中的龙形象,大多是飞龙、腾龙或奔龙,朝气蓬勃,奋发向上,威武不屈。神话传说中的龙,大多是一往无前、势不可挡、无所畏惧的。这些都是古代龙开拓进取精神的表现。中国龙的艺术形象是独一无二的,与龙有关的种种文化现象也自成一体、独具一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文化虽与儒教、道教和佛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始终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不附属于任何一种宗教。
中国的龙文化博大精深,龙文化对于我们中华儿女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