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是什么?它是伟大的母爱,随时随地哺育着我们、照顾着我们。从小到大,藏在心底的那份暖,我一直不敢诉说,今天在这篇文章里将会告诉您——我的母亲。
在这漫长的岁月之中,我与你度过了多少个春夏秋冬,经历了多少磨难,承受了多少痛苦,我一直记于心间。然而,直到那一次,我充分体会到了您的那份暖。
记得,那时我上五年级。正值流感大爆发的季节,本以为可以逃过这场灾难,但是却降临在了我的头上。
那天早上,我感到头昏眼花,全身无力,并且发着高烧,身体火辣辣的烫。这下可把妈妈急坏了,赶忙跑到厨房,拿出毛巾,弄湿后又急匆匆地帮我敷上。接着,用手机向班主任发了请假短信后,又向她的单位领导发了一条信息,这才开始一心一意地照顾我。
她搬了一张小凳子放在床边,坐下来时刻观察我的病况,只要我额头上的湿毛巾变得没效果后,就立刻换一下。见我一直不退烧,又从家中翻出感冒冲剂泡给我喝。扶我坐起来时帮我穿上厚衣服,避免着凉;躺下去时,还用被子将我的脖子周围塞得紧紧的,生怕病情加重。
到了中午,我的病情有一点好转,但依然头重脚轻、没力气。这时,我的好朋友打电话过来关心一下我,顺便问一下病情,她的妈妈给出打针或挂水的建议。于是,我妈便带我到社区医疗卫生中心诊治。出门时,妈妈把我裹得严严实实,医生看完病也建议挂水。我从小到大第一次挂水,虽然扎针过程有些痛苦,但妈妈却牺牲自己的一只手来让我发泄痛苦。扎完针,开始挂水的过程中,妈妈拿毛毯给我盖上,然后坐在旁边观察着我,可是她早已疲惫不堪,不知不觉睡着了,我也不忍心叫醒她。
就这样度过了三天两夜,我的病终于好了,而那份温暖我却一直埋藏于心底,我想大声对你说:“我爱你,妈妈!谢谢你无微不至的照料才让我健康成长!”
语文,美在匀称工整的汉字;美在生动优美的句子;美在精雕细琢的文章……但我认为语文课最大的魅力莫过于引人入胜的课堂。
前两年的初中学习,语文课总是比较枯燥无味的,尽管听得很认真,却总感觉少了那么一点东西——激情。所以那是对于语文学习大抵没有太多兴趣,该记该背的烂熟于心,能考个不错的分数就满足了。
到了初三以后,换了一个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语文老师。从第一次上课起,我就感受到了这个老师的“不同寻常”。第一节课只讲了一个话题“我要学好语文”。那深入浅出的道理,引入入胜的事例深深地吸引着我,并布置课后写一篇文章。我当时觉得:这个老师怎么不按常理出牌,开学第一天就要写作文的。但就是这样的一个语文老师,使我感受到了语文课的魅力。
老师上课时,总是要花十几分钟介绍一下课文的写作背景,引经据典,旁引博证。我听得津津有味,求知的欲望像电流一样刺激着我的大脑。满足了求知欲后,老师便开始一段段地分析文章。在过程中,还不时联系现实中的事例谈一谈,尽管谈得不多,但对于住校的我来说,还都是新鲜事。当老师讲到文章中最精彩的部分时,会情不自禁地提高音量,一口气好像都不喘地讲着,有时还会配上一些形体动作,讲完之后脸都微微涨红了。台下的我听着那磁铁般的声音和抑扬顿挫的语调,怎能不被深深吸引呢?
在各种类别不同的课文中,我最喜欢听老师讲解文言文。“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老师对文言虚词的分析更为具体,更为透彻,经常询问我们“之”和“而”在众多用法中属于哪一种。因此在上课之前,我都会好好地预习课文,提前标注上一部分词语的解释,并在课上检验对错。久而久之,这倒成了我对语文学习的一大乐趣,课上也因此收获颇丰。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则是老师对于兼语用法的分析,“兼语”这个词我几乎从未听过,而且这种用法也不要求初中阶段掌握,但老师仍会仔细分析。尽管我听得云里雾里,有时感觉理解了,但一会儿又感觉不怎么对。在如此反复的过程中,我也得到了许多趣味。
魅力产生兴趣,兴趣产生动力。我对语文学习,尤其是对文言文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天都期盼着语文课,并在课后仔细琢磨不懂的地方。也正因如此,我将兴趣转化为动力,对文言文的理解更加深刻也更为牢固,考试也取得了更好的成绩。
感谢语文老师,为我带来一堂堂有着无穷魅力的语文课,有如魔法一般吸引着我。如今离毕业不远了,几十天后就再也无法上这样一堂充满魅力的语文课了。唉!真得感叹时光短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