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年前,古老的神州大地还是山河破碎,风雨如磐,生灵涂炭。
在这动荡的时局中因为有这样一群为着信仰而努力,为着共产主义牺牲,为着苏维埃流血的共产主义者的存在,所以才有了今天的中国。
有一个人,他隶属于红34师。当时的红34师刚经过与三面之敌鏖战4天5夜后损失惨重,但就在此时,他们迎来了敌人。作为师长的他宣布为苏维埃共和国流尽最后一滴血!他们一直在试图冲出敌人的围堵,终于他们成功了。但此时部队只剩下200多人了,身中弹的他毅然决定和两名警卫员留下来掩护部队转移。不久,他们就被敌人抓获了。面对猖狂的敌人,他坚贞不屈。在敌人抬着他赶往县城,向上司邀功请赏的路上。他用手从伤口处伸入腹部,扯断肠子,壮烈牺牲,时年29岁。
他是铁血将军陈树湘,在战后不少人为他的事迹而感动。他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让我不由的想起了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壮烈牺牲的黄继光,炸碉堡的董存瑞等,是他们用自己的力量为我们换来了今天。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
今天的我们远离了战争的硝烟,真可谓是岁月静好!可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为我们负重而行。
去年的七月份左右,在国防科技大学里的一个大厅中,正在上演着每年一次的大学毕业典礼。这本应该是坐无虚席的礼堂,现在却有很多的座位上没有了人,那这些人都去了哪?
在湖南的一条大江边响起了整齐的口号“一二一二”,原来那群消失的国防生正在雨中修整大坝。那天,本应该是他们服装整齐的在礼堂里等待正式佩戴军衔的难忘时刻。可因湖南大雨不停,灾情紧急,所以他们只能遵从使命。在任务完成后,他们坐成一排啃着面包,也不顾自己脸上衣服上的黄泥。
他们是当代最可爱的人,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子弟兵,是把国家与人民放在首位的军人。
山因脊而雄,屋口人梁而固,-个国家与民族因而英雄而卓然挺立。
面对党旗,我看见一种亮色在中华大地升腾;面对国旗,我看见一个又一个辉煌高度的助推,搏动着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脉。
这高高飘扬的旗帜,让无数后来人,读懂了什么是信仰与担当。
回望布满我成长足迹的时光长廊,老婆婆的叫卖声在廊中悄悄回响,她的身后落叶纷飞,斑斓的落叶映衬着她笑盈盈的脸庞。我永远也忘不了她,她的出现使我从儿童向少年迈进,忽然成长……
北方的十月末已是深秋,斑斓的叶子们从树上掉落,坐着秋风制成的滑梯飘落到地上,然后又被风卷起,落下,卷起……秋风呼啸着钻进我的衣领,让我感到了刺骨的寒意。墙角缩着的一对老夫妇,照旧,还在那里。他们把手缩进袖口,垂头缩脖,立在那里。
他们是卖糖葫芦的,来到我们这个社区已两年有余。随着物价的提高,各种商品价格都高了,糖葫芦却一分没涨,从春到秋都是三元一串。每日放学,下了班车的大小孩子都把糖葫芦摊团团围住,来买这一份加餐。
我的肚子那时本来就咕咕作响,如今闻到这等好味道,不由得大声向主人申诉。我伸手向外套的口袋一摸,不多不少,刚好两个圆圆的硬币。我犹豫着,却又没有什么好思考的。
一直在招呼生意的老婆婆看见了我,向我招了招手。我奇怪地走上前去。离近了摊位,山楂的清香和酸味,混着甜甜的糖衣向我扑面而来,让人忍不住吞咽口水。
“小姑娘,钱没有带够是吧?”她笑盈盈地看着我。她奇怪的普通话中夹杂着乡音,我看着她说话的样子,心中不由得一颤。岁月在她的脸上留下刀刻的痕迹,黝黑的面容中流露出憔悴的神色,唯有双眸不是黯淡的神色,闪着亮亮的光。
我掏出口袋里可怜巴巴的两个硬币:“我只有两块钱,不够买一根糖葫芦。”我抱歉地笑着。她也笑了。她的笑是我见过的最美的秋日暖阳,它们乘着一轮秋天的水车哗啦啦洒下来,落到我的全身,照入我的心房……“喏,给你了!”她一边抓起我手中的钱,一边递给我一根一个山楂也不少的糖葫芦。看我发愣,就挥了挥手:快回家吧。
我连声道谢后往家走。回家的路上,我吃着糖葫芦,一丝甜而温热的蜜糖流了出来。冷天中温热的蜜糖属实难得,不禁让我思考这其中的含义。温暖,或许就是在这不经意之间闯入。
糖葫芦就是在深秋傍晚刚点亮的灯,一串又一串的温暖,闯入一个又一个孩子的心间,这一盏盏灯又随着温暖交到了我们手中,再传下去……
这就是人生的意义啊。叫卖声不断,灯光永不熄。我就在这路上,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