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英雄一直都在作文800字

admin 高二作文 2023-09-21 150

有人认为,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有人却说,这是一个没有英雄的时代。毫无疑问,这两种观点都是极端。我认为,英雄一直都在,未曾沸沸扬扬,也未曾销声匿迹。

人们的情绪,很容易趋于极端化,而极端往往是错误的,但人们却对此乐此不疲。对于英雄,人们往往要求他通体洁白如玉,一尘不染,一旦稍有些许缺陷,舆论就会立马将其拉下“神坛”。这显然是错误的。回顾历史,被历史歌颂的英雄们,并不是个个都完美无缺。

豪气冲天,极富英雄气概的项羽,有时也有些骄傲自大;而终结秦王朝建立大汉的刘邦,就更不用说了,臭毛病一大堆。可是,他们仍被后人称之为英雄。为啥呢?因为英雄也是普通人。他们有闪光点,当然也有稍不尽如人意的一面。而我们,只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足够了,又何必盯着阴暗的一面而不放呢?

打个比方,我们对待母鸡的时候,只需要知道,他可以下蛋就足够了,不必去观察鸡屎吧?

我们的英雄,也可以是平凡的人。前段时间备受关注的《感动中国》节目,挖掘出了许多触动国人泪腺的英雄们。这个光环很大,他们自然会受到社会更广泛的关注,各种被采访。一次采访中,“最美妈妈”说到“我本来只是个普通人,没想到会受到这么多的关注”。的确,大家都是普通人,是一个平凡的存在,只要他们的精神能鼓励着我们继续前进,就行了,媒体完全没有必要过度关注和追捧,搞得像是追星一样。要知道,英雄和偶像是两回事,英雄指引着方向,而偶像不过是让大众娱乐而已。

英雄不需要无谓的高标准。在我们的观念中,凡是受人敬仰,就必须符合极高的道德标准。在我看来,这是很荒诞的。就儒家思想来说,从最初的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到封建鼎盛时期的“三从四德”,再到明清时“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些至高无上的道德追求显然都是些牢笼,很多人可能一辈子都无法达到,累坏了一代又一代追求崇高的人。

如果我们能舍弃掉一些不切合实际的高标准,不要极端化地去评判他人,从平凡之人当中去寻找英雄,我们就会发现:英雄不会泛滥,但也从未消失,英雄一直都在我们的身边。

其实别让英雄太累。

老师是一本厚厚的字典,会纠正你所有的错别字;老师是一把严厉的戒尺,会告诫你改正所有的坏习惯;老师是一位辛勤的园丁,会为你施下丰沃的肥料。

徐老师是在七年级的时候成为了我的老师,我们已经相处快两个学期,她成了我最敬佩的人。

她,中等个子,马尾总是梳理得很服帖,一双明亮的眼睛闪烁着自信,智慧的目光,看到我们总是眼含笑意的。

徐老师的语文课生动有趣,妙语连珠,把我们这些不安分的‘捣蛋鬼’都吸引住了。记得,我们学习《卖油翁》时,老师让我们读课文,读了几遍,大家都读不出人物的语气,老师微蹙眉毛,稍作沉思,便又叫几个同学扮演文中人物上讲台模仿表演。王鑫扮演的是陈康肃,当他看到孟剑波斜着眼睛对自己嗤之以鼻时,不由的勃然大怒,用手使劲一拍讲桌,气愤地吼出:尔安敢轻吾射?大家也都被带入了角色,赞同地鼓起掌来;再次朗读时,或轻视,或忿然,或不卑不亢,我们竟能轻车熟路的驾驭了,当徐老师讲文本的时候,每一个字,每一句翻译,让我们都能角色代入,因为有了之前的表演,大家热情高涨十分亢奋,仿佛穿越到文中的场景里了,这样的语文课不仅有趣,又轻松掌握了知识,怎能不让人喜欢?

徐老师的胸怀十分宽大,大的能容下全世界的“淘气包”。徐老师平时对我们亲热有加,一旦我们犯错的时候,徐老师就会很严厉,先是皱起那双细细的柳眉,先开始一番“为什么”、“怎么样”?的“狂轰滥炸”,然后挑起细眉,推心置腹的交谈一番,劝我们以后少犯点错误。

这就是我们徐老师,她用灵活的教学技巧让我们爱上语文,她用严厉的目光监督我们,更是用爱心循循善诱打动我们,这样的老师使我们不得不艰她发自内心的热爱、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