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已经五十八岁的闫师傅有两项绝活出神入化的“绝活“:出神入化的电焊技艺和精湛绝妙的烹饪手艺。我认为严师傅的电焊技艺和烹饪手艺之间存在关联。
首先,一项技艺的熟练为另一项技艺的练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严师傅自创的“闫氏电焊法”运用手腕控制焊条摆动来保证焊接的质量和美观,平滑。这其中,手腕起到的作用非同小可,而闫师傅拥有的精准腕力与他能够有一手好厨艺离不开关系。
闫师傅无数次颠锅,颠勺练出的腕力是他心中拥有的一杆秤。他知道什么时候用多大的力,并能控制其力道不变直至焊接完成。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大车司机。开大车也存在师徒关系,徒弟在学艺的第一年,师傅并不允许他碰车,而是要求徒弟跟随师傅学习修车。师傅先教导徒弟各种车型及其内在特点,再教授其修车。当徒弟达到听发动机便能辨认出车问题所在时,师傅才会教他上手学开车。修车看似与开车毫不相关,但正是修车的技艺使徒弟掌握了车内部的各个零件特点,学驾驶就可以更加得心应手,也大大提高了他对突发危机的应对能力。
其次,掌握一门技艺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良好品质会影响我们的价值观。每次焊接稍微出现一点瑕疵,闫师傅总是让人家重新焊接。对于焊接,即使差一点点,他心里都不舒服。这样追求品质的精神,难道不是得益于闫师傅一次次对美味的追求吗?
烹饪讲究色香味俱全,讲究多重体验。各种调料的搭配即使偏差一点点,也会造成完全不同的味蕾感受。闫师傅身为一个大厨深谙这番道理。久而久之,这种对品质的严谨的追求就反映到了焊接上。这使得他对焊接拥有一种责任感,差一点点也会认为是件失败的作品。
由此可见,一项手艺养成的良好习惯会影响你的价值观念,使你拥有一种积极的态度,从而更好地去面对自己的生活。
最后,一项技艺可以为我们放松心情,使我们拥有更多的灵感与思路去练就另一项技艺。
闫师傅每逢春检就为同事烹饪并乐在其中,这不仅放松了他焊接的劳累,也使他拥有更多的激情去焊接更多的工作。二者之间可谓关联重大。
俗话说“技多不压身“,很多看似各不相干的技艺,其实往往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它们最终会促成一个最好的你。
有时候,舍弃也是出于无奈,是为了顾全大局,是为了让抉择更加理性。二战时期,英国首相丘吉尔曾经历经过这样的事情:一方面成功获取了德军的战略密码;但伴随另一个灾难即将发生:通过密码,军方得知了下一个空袭目标。假若进行撤离,将会让德军有所察觉。面对两难的处境,首相最终顾全大局,舍鱼而取熊掌。
鱼与熊掌的抉择,在高中学习生活中难以避免。对于我们高中生而言,潜意识就明白应该争分夺秒地学习。有的时候难以避免需要在晚上加班完成当天的功课,但熬夜学习造成的是,虽然可以完成所有的任务,但是与此同时也可能会导致你在第二天的课堂上精神状况变得糟糕,上课状态下降。
鱼与熊掌二者不可兼得,作为学生,要能明确地知道自己的学习时间如何应该如何安排,能明确地知道课堂效率的重要性,这才是我们应该抓住的“熊掌”,而不能一昧地万事求全,眉毛胡子一把抓。
鱼与熊掌的抉择,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上也是重要的权衡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仔细分析,这其中也难以避免遇到“鱼与熊掌”的抉择。我国在追求经济发展的早期,带来了许多环境的污染。但我们能否说为了保护环境而停止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吗?答案是否定的。就总体而言,科技需要发展,时代需要进步。我们需要在发展与前进的道路上,不断权衡环境与发展的双边力量,争取做到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有时候放弃,并不意味着失败,退一步也许海天更加开阔。
运动名将刘翔,他的一生获得荣誉,在伦敦奥运会上更是一展雄风,但凡事总是有不容易不如人意的时候,他的身体出现了问题,导致他以后不能进行剧烈运动。他权衡利弊,最终舍弃了自己最爱的一百一十米跨栏,现如今他不用受身体病痛煎熬,精心在其他方面发展爱好。他感谢他的那一刻做出这样的决定。舍弃往往是出于无奈,但是也是为了让自己在人生路上走的更远。
鱼与熊掌的抉择,彻悟得越果断,越能将损失减小。丘吉尔的选择是有时限的,而他能在短时间能果断做出判断,虽然失去了一座城市,但这与二战全球人类的胜利相比,已是最小的损失了。
放眼历史长河,安史之乱时的唐玄宗被将士胁迫,无奈将杨贵妃舍弃,玄宗痛心将贵妃处死。而作为帝王,此刻他又哪有其他的抉择?作为帝王,个人情长与国家存亡的抉择之中,毫无犹豫应该舍弃前者。可惜的是,玄宗醒悟得太晚。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有时候我们只能以大局为重,权衡得失,擦亮双眼,明白孰轻孰重,方能明智面对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