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糕店的橱窗上早已贴满了粽子的海报,拿青翠欲滴的粽叶与乳白的糯米相配,不禁让我又想起了您。姥姥您在那过得还好吗?我很想您。
每年的端午,姥姥是家里的一大忙人,她提前好几个星期就开始准备需要用的粽叶、糯米等一系列食材了,在前两个星期时,她就会一个一个地打给他的儿女们“孩子,记得回来吃粽子啊,带上乖乖们一起回来!”每当我与姥姥通话时,都要撒一顿娇,央求姥姥给我做好多的草灰粽。每当这时,姥姥的笑声都会透过电话传到我心里“好、好、我一定给我的乖乖做最爱的草灰粽!”现在想起的我是多么怀念姥姥的笑声啊。
坐在车上,便能远远的看见姥姥家的烟炊冒着缕缕炊烟,在空气中散发着若有若无的清香,是姥姥的粽子!我欣喜地想着。车子愈开愈近,狗吠声也越来越清晰,亲戚们在一起谈话的笑声也听得越来越清楚,香味越来越浓了。近了,近了,马上能看见姥姥了!
“吱”,车子还未停稳,我便一个健步冲向姥姥的厨房。“姥姥”我高兴地喊着,一把抱住姥姥瘦小的身体。“唉!唉!我的小乖乖回来了!快让姥姥看看!”姥姥眯着眼,仔细地看着手。那粗糙的手不停地抚摸着我的手,虽那粗糙的手划痛了我的手背,但那掌心的温暖让我感到幸福与甜蜜。“我的小馋猫终于回来看看姥姥了。”她欣慰地点了点头。“那不是学习任务重嘛,一直没时间回来,等我中考完后,我一定天天腻在您这,天天吃您的灰草粽子!”姥姥一听,竟大笑了起来,“好哦,你这个小馋猫!”
吃饭时,姥姥不停地在说着,让姐姐赶紧生个小宝宝,让哥哥赶紧结婚,让舅舅赶紧买车,别再让姥姥等了。我们一家都在笑姥姥估计等得太久了,亲自说起了家里大事,可谁都没有将姥姥的话放在心上。
一个星期以后,姥姥走了。一向勤快的她抛下了许多未完成的事就离开了人间。我们赶回了老家,母亲用未用完的材料,再次包起了粽子,一滴一滴地砸在了那一只只精巧的粽子上,大哥与舅舅在阳台上抽着烟。在江南这个烟雾弥漫的小城市中,走了一位慈祥的老人。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年轻的女子撑着一把油纸伞在河边,回首淡淡笑与朦胧的烟雨渐渐混在一起,成了江边最美的回忆。
姥姥,今年的端午又要到来了,你在那边过得还好吗?我很想你。
记得那年冬天,阳光明媚,暖暖的阳光隔着窗照射进来,但屋内的气氛却十分凝重,一个没有任何朗诵功底的我阴差阳错的进入了朗诵班,当时的我只是旁听生,诵苑的王兆阳老师让每个人都读一段话,看和适度来挑选,那篇文章是《我的南方和北方》,婉约而又悠扬的南方还是比较适合我的。
于是我就正式进入了朗诵班学习,当时最让我惊讶的是,我们朗诵班的十人要代表学校去参加比赛,得知此事时的我还是担心,夹杂着些许兴奋,怀疑自己不能做好,索性想着退出,方便老师重新挑选;但由于再一次的胆怯还是没有说出口。
每个人都分好了自己的段落,我心想:为什么就不能试试呢?说不定我真的可以。于是凭着这份信念我坚持了下去,一次又一次的训练,其中突然换老师对我们的影响最大了,这个老师非常的严厉苛刻,追求完美,我身上的种种毛病被挑出,什么发音不准,断句不清,感情不够……等等,面对老师的批评我的自信心一次又一次受到打击,曾几度想过放弃,但想了想现在半途而废毫无意义,何不再努力一把?我这样反问自己,于是那信念在我心中深深的扎根。
我们日复一日的练习,第一阶段练习形体,抬头,挺胸,收腹,丁字脚;第二阶段练习发音、动作,一会儿这错了,一会儿那不对,一次又一次地重新开始。第三阶段是配乐朗诵。为了训练,我经常迎着晨曦,带着夕阳,甚至有漫天星光的陪伴。文中的每个字都坚毅地刻在心中。老师终于露出了淡淡的微笑。
时光荏苒,周五就要比赛了,周四时大家都十分紧张,我亦是如此,当时的我可是没有任何上台经验的,周四那晚我辗转难眠,脑子里一直在想朗诵的句子,动作,大半夜的爬起来看网络上专业人士的朗诵技巧,把握作品的基调,查阅作品的创作背景,加入正确的情感去朗诵,就这样终于熬到了天亮。
但是就在周五最后一次练习时关键时候掉链子了,我们读的太快,音乐尚未结束,我们已经读完了。这可是个大问题,时间也不允许我们再排练一遍了,就这样我们怀着忐忑的心情到了比赛地点,我们是十一号,还算是个好序号,每当我看到前面优秀的学校代表时都会担心自己,在心里告诉自己一定不能出错。
终于轮到我们了,候场时我连大气都不敢出,心里仿佛有一只小兔子在心中蹦来蹦去。
我在心里提醒自己:抬头,挺胸,收腹,丁字脚,有感情,动作不能忘。开始表演了,期间没有出任何差错,随着一声整齐划一的“我的南方和北方,我们永远的故乡和天堂”完美收场。
此次比赛我们荣获全区第二名的优秀成绩。
自那以后,我就不再怯场,勇敢地面对,泰然自若了,我终于战胜了自己内心的恐惧,我终于战胜了困难。但是我也要告诫自己不能骄傲,毕竟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