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有一种美丽叫残缺作文600字

admin 初三作文 2023-09-21 98

对圆满的追求与欣赏,大抵开始于儿提时期。晚上喜欢爬到老家的平房上看月亮。清亮亮黄澄澄的月亮让儿时的我惊喜不已。尤其看到每月十五时一轮圆月升起,我心底便十分欢喜。

我开始有选择地看月亮,只看圆满的月亮。可没多久竟失去了兴趣。对圆满的追求依然没有停止,可当我因圆满而欢欣,因残缺而怏怏时,我又不知所措地迷惘了。

启发我的是乡下的那棵树,那是棵百年葱茏的大树。我陶醉于它的生机盎然,远远地瞧,它像个守卫者一般,伸展着有力的臂膀,保护着这个村庄。旁边的堂妹突然一声惊呼:“姐姐,这棵树是空心的。”我愣住了,走近仔细一瞧:面对我的背面竟完全被剖开,树洞能钻进去一个人。我久久说不出话来。

旁边小妹却高兴起来,她新奇地绕着树打转,钻进去朝我做鬼脸。“姐姐,这里真好,这棵树真美。”她兴高采烈地对我说。

美吗?我抬头仰望树,树无言地舒展着枝条,与风声沙沙起舞。阳光调皮地在它每一寸树枝上跳跃。叶子在我头顶上互相遮盖,形成一片清凉馈赠给我。它就这么无言地与我相对,等待我的顿悟。

那温暖的阳光,那摇曳中的树木,一切一切竟使我蓦然发现,这残缺的树,竟是如此迷人,如此婀娜。

这残缺的美好像维纳斯的断臂,又好像这个世上属于美的一切。微风起处,蒙络摇曳,不禁油然生出一种诗意。

我笑着点头:“是啊,真的很美。”一瞬间,那些曾经执着的东西烟消云散。心中逐渐明朗:月亮的美在于它的阴晴圆缺。《红楼梦》的美,在于它凄凉又充满美感的结局。而这棵树的美在于它残缺的部分与它依然如旧的绿意盎然。

我曾经固执于圆满。时至今日终于发现:残缺,原来美得如此惊心动魄。

生活中的小确幸,一个多么美好的词汇,背后的故事让人莞尔的同时又感受到来自世界的温暖。为什么我的生活中从未出现,抑或是我从未在意?

还记得七月中旬的时候,爸爸妈妈带着我开启了为期十天的湖北自驾游,一路上看饱了各式山水,不由得有些厌倦,幸好最后一站,妈妈把行程安排在湖北省博物馆。那是我期盼已久的一个地方了,藏品丰富,国宝甚多:曾侯乙编钟、云梦睡虎地秦简、还有越王勾践剑等等,都是如雷贯耳的大名,我早就想一睹它们的风采!

那一天,我和妈妈顶着如火骄阳来到这个心之向往之地。游人如织的大厅右侧,我一眼就看见展厅暗红的墙上雕刻着“曾侯乙”三个大字,真是激动万分,但因为十分钟后将有免费讲解,我便耐住性子等待。果不其然,展厅门口准时出现了一位工作人员。

那是一个小个子、体态有些胖的阿姨,大约30岁,扎着简单的马尾辫,上身穿着统一的红马甲,整个人其貌不扬。这个阿姨从曾侯乙墓的出土地点开始讲解,她既像发掘的目睹者,又像历史的亲历者,娓娓道来,讲得详细极了。她不似其他的讲解员语速飞快、而且总是一副渴望早点完成任务的神情,在一块块展板前,她总是扬起手臂,像老师划重点一样,指给每个游客看。在她没有扩音器放大而更显得真挚的声线中,每个文物、每一段历史,都讲得异常的生动而有趣。漆器,青铜器,玉器,昏黄深沉的灯光下,沉睡地下千年的文物,拼成一卷长长的史诗,在这位阿姨清楚准确地讲解下,愈发让人着迷。

不由得,我忘记了时间。

终于到了曾侯乙编钟的展出处,阿姨指着玻璃展板里的编钟,神采飞扬地说到,“曾侯乙编钟是世界上至今为止最大的打击乐器!”接着,她又从演奏方式,铸造工艺几个方面细致地讲述了曾侯乙编钟的具体情况,游客们将她围的更紧了,生怕漏掉一字半句,我也不例外。要知道,看过《国家宝藏》的我曾经三番五次地查阅过有关它的资料,也算是颇有了解,但阿姨的介绍还是带给我全新的认知,我不由得被这位阿姨的博学折服。

整个展厅的解说花费了近一个半小时,从头至尾,阿姨并未停下一刻,连一口水都没有喝过,实在让人钦佩!到展厅的出口处,我们还意犹未尽,阿姨就告诉我们,省博里还有好多场像她这样的志愿者讲解。

我不由地向四处望去,的确,在展厅里我还看到不少志愿者正在接受考核,他们的神情也充满了如她一样的从容、自豪。

我感动了,他们对历史,对家乡,对文化该有何等的热情!

至今我都无法忘却这份给我大补精神食粮的热情。这不也是生活中的一种小确幸吗?一种不期而遇的温暖在心中氤氲开来,讲解员阿姨和她的同伴们无私奉献的身影将鼓励我将这种温暖不断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