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夜来了,敲打着十一月的窗。从南国的馨香中醒来,从回到温暖的小房子的梦里醒来,我才发现相比紫金城、苏州园林,我的家才是最好的。
走进家门,映入眼帘的首先是客厅。我家的客厅主打的颜色是灰白两色,墙面是银灰色,天花板则是白色,显示出一种宁静。但是窗外的爬山虎和电视机旁的两株郁郁葱葱的绿萝又增添了勃勃的生机。实木的沙发总让我想起外婆的身影。五岁之前外婆是一直住在我家照顾我,那时候,我总是在沙发上爬上爬下的看着外婆和妈妈剥青豆,其他人则坐在旁边一边看电视,一边聊天。现在,外婆去了舅舅家以后,坐在她的位置剥青豆的就变成了妈妈一个人。白色的小茶几上放着一套茶具,当爸爸偶尔不用加班的时候,我们就会坐在茶几边,喝茶聊天,互相打趣。
接下来是我的房间,这里可谓是我最喜欢的地方了。这里原本是一间书房,所以不算大,但是装下了我所有的不为人知的小秘密。不知从何时开始,我就喜欢宅在这里了,放眼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个女生的房间,粉红色的小花墙纸和窗帘,纯白的书桌和书架把房间布置的很温馨,床上堆放着六七个毛绒绒可爱的小玩偶。小时候总是被欺负,回家就会对着玩偶诉说自己的苦恼,久而久之玩偶就成了我房间里必不可少的小伙伴。我记得四年级的时候,房间里还出现了一件好玩的事。有一天晚上,我正坐在放书桌旁吃零食,突然,我看见好几只黑红黑红的小蚂蚁,不禁好奇它们对于零食会作何反应,于是便把零食袋轻轻的放在它们面前,自己待在一旁静静地观察它们,不一会儿,那几只蚂蚁突然往回跑,接着一队接一队的蚂蚁如洪水般向零食袋涌去,黑压压的一片。看到这情形,我吓得赶紧用喷雾瓶向它们一阵狂喷,可是,徒劳无功,水如何能挡住这群吃货的心呢?我只好向妈妈求助,妈妈很快拿来杀虫剂把它们给清理掉了。
这是我的家,是我成长的地方,是我在外面经历风吹雨打时的避风港。而我的家人的呢?则是我最大的精神支柱。
记得那年冬天,阳光明媚,暖暖的阳光隔着窗照射进来,但屋内的气氛却十分凝重,一个没有任何朗诵功底的我阴差阳错的进入了朗诵班,当时的我只是旁听生,诵苑的王兆阳老师让每个人都读一段话,看和适度来挑选,那篇文章是《我的南方和北方》,婉约而又悠扬的南方还是比较适合我的。
于是我就正式进入了朗诵班学习,当时最让我惊讶的是,我们朗诵班的十人要代表学校去参加比赛,得知此事时的我还是担心,夹杂着些许兴奋,怀疑自己不能做好,索性想着退出,方便老师重新挑选;但由于再一次的胆怯还是没有说出口。
每个人都分好了自己的段落,我心想:为什么就不能试试呢?说不定我真的可以。于是凭着这份信念我坚持了下去,一次又一次的训练,其中突然换老师对我们的影响最大了,这个老师非常的严厉苛刻,追求完美,我身上的种种毛病被挑出,什么发音不准,断句不清,感情不够……等等,面对老师的批评我的自信心一次又一次受到打击,曾几度想过放弃,但想了想现在半途而废毫无意义,何不再努力一把?我这样反问自己,于是那信念在我心中深深的扎根。
我们日复一日的练习,第一阶段练习形体,抬头,挺胸,收腹,丁字脚;第二阶段练习发音、动作,一会儿这错了,一会儿那不对,一次又一次地重新开始。第三阶段是配乐朗诵。为了训练,我经常迎着晨曦,带着夕阳,甚至有漫天星光的陪伴。文中的每个字都坚毅地刻在心中。老师终于露出了淡淡的微笑。
时光荏苒,周五就要比赛了,周四时大家都十分紧张,我亦是如此,当时的我可是没有任何上台经验的,周四那晚我辗转难眠,脑子里一直在想朗诵的句子,动作,大半夜的爬起来看网络上专业人士的朗诵技巧,把握作品的基调,查阅作品的创作背景,加入正确的情感去朗诵,就这样终于熬到了天亮。
但是就在周五最后一次练习时关键时候掉链子了,我们读的太快,音乐尚未结束,我们已经读完了。这可是个大问题,时间也不允许我们再排练一遍了,就这样我们怀着忐忑的心情到了比赛地点,我们是十一号,还算是个好序号,每当我看到前面优秀的学校代表时都会担心自己,在心里告诉自己一定不能出错。
终于轮到我们了,候场时我连大气都不敢出,心里仿佛有一只小兔子在心中蹦来蹦去。
我在心里提醒自己:抬头,挺胸,收腹,丁字脚,有感情,动作不能忘。开始表演了,期间没有出任何差错,随着一声整齐划一的“我的南方和北方,我们永远的故乡和天堂”完美收场。
此次比赛我们荣获全区第二名的优秀成绩。
自那以后,我就不再怯场,勇敢地面对,泰然自若了,我终于战胜了自己内心的恐惧,我终于战胜了困难。但是我也要告诫自己不能骄傲,毕竟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