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我看了看表,又到八点了,我吹着单簧管,动听的声音从房间传出窗外。
按照日常,每个星期星期一、四、五都会来到管院室进行排练,那是我单簧管梦的开始。一个星期二的下午我又来到了管乐室,装好乐器,开始自己练习。声部老师来了,先是练基本功,每次练基本功都觉得很枯燥,坚持下来了,音准就会有很大的进步。接着是练乐曲,《龙山》我吹的是二声部。老师说这首歌曲是要去参加比赛的。
星期不是大神补课,这天有台湾大师黄老师来上课。我们在那里吹着,因为黄老师很注重我们的音准问题,所以呢常常是一个声部一个声部的调,其他声部坐在那里呢,就非常的累,有些同学睡着了。这算三个小时课,我其中有两个小时是在那睡着的,坐的屁股都酸了。当老师说到我们深入时,我也是非常专注的练习。就这样练,老师是一个音也不会放过的,哪怕是音准偏差一点点。很多同学因为太久的坐着而没被叫到就会睡着,我也一样。
老师竟然在星期六让我们安排了三个小时的课程,在早上8:20到11:30。也是黄老师来上课,他上课还比较幽默,虽然这种课很占用我们的时间,但也会对我们来说非常有帮助。我最喜欢的就是单簧管,我们的声部老师说,我们是不是文艺团里面最好的一个生不了,以后我们将代表学校出去参加比赛。
单簧管,我的梦想,你帮我成长。
味道,春的味道。是盛开的玉兰倾城的醉美,也是新芽满枝的柳的风情;是如缕如丝的雨的轻柔,也是和煦的风的平静;更是诗人潇洒挥笔下的妙笔生花之诗词,叙写着春的味道……
墙角、路边、院里、街头,春的味道从花的醉美中倾泻而出。待阳光吐着金色的丝网,仿佛为花儿披上迷人的霓裳,浇着快乐的活水,唤着蝶和蜂来舞蹈。白玉兰纯粹地绽放在大自然的丛中树上,任生机万物浴在春的气息里,笑着,闹着。
河岸、门前、池边、路旁,春的味道从柳的风情中缓缓淌出。鸟儿迫切地唱着歌,催着慵懒的小芽趁着暖和的阳光快快挺直身板。那芽是那么的绿色啊!不是孩童调色盘里那浓厚的绿,不是茂密丛林中暗而富有内涵的绿:那是春天的绿!只有春才有资格拥有它!来自于大自然的怀抱,单纯而讨人喜爱,还透着点白,如冬的第一场雪那样朴素的白!柳的枝条静静地垂向大地,待风来拜访,才婀娜地舞着,使自己如画中的少女般窈窕,散发着迷人的春的味道。
春雨和春风总是作着伴玩耍,但有时春风会独游嬉戏。春风是乖巧却又调皮的。他爱在鸟儿梳理羽毛时悄悄跑过,他爱在孩子们放风筝时小憩一番;他却经常担起“信使”这个重任,四处派发春的传单,他将花儿的芬芳告诉丛外的蝶和蜂,他将泉水的生机告诉镇上的人们。待春雨来拜访,春风却又变了模样。春雨热爱着春的一切,爱花儿、爱绿柳、爱孩子们、爱辛苦的农民们。她小心地让透明的雨滴变成细细的丝,花针如朱自清的《春》那样,交织在春的绿纱里。春风仿佛成为了一位贤妻良母,仔细地一针一针将雨丝缝入春的一片生机盎然里。经过春雨的洗礼,花儿开得更加艳美,香气愈加浓烈;柳的芽尽力抬着头,大口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孩子们银铃般的笑声响彻在空旷的田野,等着屋檐上的雨水一滴滴落在门前的青石板上。
春的魅力折服了历史上众多英豪。韩愈一句“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道出春花的艳美;贺知章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叙着春柳的迷人;志南的“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写着春雨的轻柔;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颂着春风的和煦。春的味道借诗人朴实纯真的辞藻而跃然纸上,仿佛花开在纸上、柳绿在纸上、风吹在纸上、雨落在纸上。
论春,论春的味道。多味,如一碗浓汤。你只需静下心来去品它,无论在哪里,你都能发现春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