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观菊花展作文800字

admin 六年级作文 2023-09-21 114

金秋十月,天高云淡,气候宜人。这真是出门游玩的好天气。

又到了周末,我和奶奶决定乘车去掇刀植物园里参观菊花展览。

一下车,一股淡淡的野菊花味扑鼻而来。我和奶奶快步来到“菊”园门口,那用菊花做成的“中国梦”三个字首先映入眼帘。我们随着观赏的人群走进园里,抬头远望,哇!满园菊花,黄的似金,粉的似霞,蓝的似海,红的似火,白的似雪……令我目不暇接。形状也是千姿百态:有的像小太阳,有的像卷毛发,有的像向日葵……让人眼花缭乱。

再往里走,就来到了一个个盆景展区。“国宝闹金秋”“凤凰展翅”“舞动航程”……各个展区造型精彩纷呈,而且摆放井然有序。我被一盆“绿牡丹”吸引了,它的枝条很粗壮,碧绿的枝条将整个身体支撑起来,绿色的花瓣好似空中翩翩起舞的蝴蝶。初开时,花蕊绿中透黄,光彩夺目,这与其名“绿牡丹”真是名副其实啊!映衬它的那棵红色的无名菊,在姿态各异的菊花中是那么的矮小,那么不起眼,它没有诱人的芳香,更没有“绿朝云”那样迷人华贵的姿态,但它美的自然,朴实。一阵风拂过,它频频点头,似迎宾欢迎远客,又似淑女温柔大方。

拐过弯,就来到“茶香宜昌”的植被小山坡上。绿色植被是工作人员用各色各样的菊花精心编制而成,那是大茶壶的壶盘,中间的茶身、茶嘴栩栩如生,更妙的是茶嘴喷出的茶“水”,源源不断地往下流着,流得生动,流得自然。引来了许多游人的观赏——有的忙着和它合影,有的拿出画纸要把这美丽的菊花画下来,我的奶奶不会玩手机,但也试着拍了一张。

随后,我们又观赏了匙莲形的“瑶台玉凤”,脸谱形的“喜剧缩影”。从这一个个的造型里,我感受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也了解到了菊花的其他用处,可以泡茶,入药,还听奶奶说,用晒干的菊瓣做成枕头,有提神明目之作用。

走出菊园,我又回头看了它一眼,“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花,你虽然没有牡丹那样花姿典雅,没有月季那样色彩鲜艳,但你不畏严寒的精神令我折服。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古至今,诞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百读不厌的诗歌,涌现出了无数品德高尚、才华横溢的伟大诗人。他们的诗或意韵深邃,富有哲理;或言辞优美、如歌如画。读了那么多诗,我最喜欢的一首诗却是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尤眨�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生动地写出了古代人们过年时喜气洋洋的情景:在一阵阵响亮的爆竹声中,忙忙碌碌的一年就这样过去了,人们即将迎来新年,一家人欢聚在一起喝着屠苏酒,愉快地聊着天。初升的太阳照射着千家万户,人们沐着和煦的春风,用新的桃符替换旧的桃符来迎接新年的到来。这寥寥数十字,却生动地描绘出古代人们过年时万象更新、普天同庆的场面。

而如今的新年,缺乏了很多年味。在古代,人们喝腊八粥、祭灶神、吃灶糖、舞龙狮、放花灯、放鞭炮……各乡有各乡的习俗,忙得不亦乐乎。现在人们过年都挺“统一”的,习惯地拿起手机,发朋友圈,聊微信。似乎人们的关系都被手机隔了一道墙,没有了欢聚在一起过年的气氛,大人们沉浸在自己的“朋友圈”世界里,小孩沉迷于“王者荣耀”里……

我多么希望现在过年还能像古代一样,回到那个热热闹闹的场面。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团圆饭,饭后聚在一起聊天、放花灯、放鞭炮……不要让这些习俗被手机替代,不要因为手机而毁掉我们的传统文化。

这就是我最喜爱的一首诗——《元日》因为它带给我太多的期盼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