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温暖的电梯间作文800字

admin 四年级作文 2023-09-21 101

我很奇怪,同住一栋楼,天天在同一个电梯里见面,为什么都不说话呢?一个个就像木头人一样。

三楼的叔叔一进电梯,就低头玩手机,四楼的阿姨干脆把脸转向墙体的广告,还有五楼的爷爷拄着拐杖看脚尖,十楼的奶奶则闭目养神。整个电梯里除了楼层提示的“滴滴”声,再没有其他声音。天天都上演着哑剧,上上下下,死气沉沉,让人烦闷。

前天上午,四搂的阿姨一只手抱着孩子,一只手拿着电话,刚踏进电梯就带着哭腔对着电话说:“辰辰他爸,急死我了,孩子高烧不退,你什么时候能下班回来啊?”那时候电梯已经有了五六个人了,大家也都听见了阿姨的话。十楼的奶奶睁开眼睛先凑了过去,“你是四楼的吧,孩子生病了,我帮你抱一会儿,你先好好打电话。”“谢谢您!”四楼的阿姨似乎松了一口气。

“孩子可能是流感,走吧,我开车送你去医院。”三楼的叔叔收起手机对阿姨说。“太感谢了,也给您添麻烦了!”阿姨满眼的笑意,似乎看到了世界最美的花开。“我就在医院上班,不客气……”三楼的叔叔还没说完,五楼的爷爷转过头说:“医院的检查费用比较多,我刚领了养老金,你先拿着救急。”爷爷递过一沓钱。十楼的奶奶说:“对,远亲不如近邻,谁也不能保证自己家不出事,一家有事大家帮!”最后边一位很久不说话的大姐姐靠了过来说:“我上午不去逛街了,先陪你去医院,你一个人忙不过来。”

两天以后,阿姨和小宝宝又出现在电梯里,这次小宝宝在电梯里又唱歌又跳舞,大家都七嘴八舌地问:“孩子好了吗?”“好啦,好啦,谢谢咱们这些好邻居了。”阿姨开心极了。十楼的奶奶说:“我提个意见,都是一栋楼的人,低头不见抬头见,见了面都要主动打招呼!”“我同意”、“我也同意”、“这最好了”……

放学了,我刚踏进电梯,里面热闹得像市场。请听下面的对话:“李奶奶,我帮你提菜篮!”

“刚下班啊?今天回来的好像有点晚。”

“一会儿有空来我家玩儿。”

“对不起,我家又装修影视墙了,打扰大家了。”

“小王,咱两家的孩子在一个幼儿园上学,以后我们不如轮换着接孩子吧?”

“好嘞,请记上我的电话。”

……

听着这些对话,你也觉得我们的电梯间很温暖吧?

唐诗中有一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不改鬓毛衰。可见乡音是连时间岁月都无法抹去的记忆,是没有独特的文字却依旧听起来极其亲切的语言密码,或温软、或豪放、或轻柔。

在美丽富饶的长江下游北岸,坐落着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小城—望江县。望江是古雷池所在地,成语“不越雷池一步”典出于此。那里是我老爸的故乡,是我印象极其深刻的地方,那里的安徽人、安徽事,特别是安徽望江人特有的乡音,让我既熟悉又陌生,时常有一种不真实的历史穿越感。

“佳禾,回来啦!”又见到了奶奶。奶奶穿着粗布衣服,系着蓝色的围裙,头上还裹着一块老年人的头巾,整个人风尘仆仆的,仿佛赶路回来的是她,不是我们。她用围裙将手认真地擦了又擦,高兴地握着我的手,用地道的家乡话说:“我家娃真是长高了好多啊!”。

到了大伯家,刚到门口就听见高昂浓烈的乡音,姑姑、叔叔、哥哥、姐姐等等一大圈人,她们正你一句我一句用望江话聊天呢。可能是因为我从小听到的是普通话,对家乡话的理解总是有些吃力,不过,尽管有些话语不清楚其中的准确含义,于我还是觉得很亲切、很温暖,这是那种来自灵魂深处的响应,有如五彩云霞,飘荡在我的心田。

夜晚,上灯了,一点点白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屋里很热闹,厨房里飘出的热气,掺着辣子和花椒的气息,挑逗人的味蕾。这时,在一阵烟气中隐隐地传来几句大嗓门的家乡话:“这个多加点辣椒,那个少搁点盐,汤好了,饭熟了,可以盛了吧!”,那光景,烟火伴着乡音,牵挂在每个家人的心间。

星星慢慢爬上了深蓝的天空,只有老家才能看见这天鹅绒一般的星空。散席后,还能在黑夜中传来几句家乡话:“我走了!”,“小心点,今天下雨了,天又黑,看好路……”。这会儿的乡音,似乎被夜色稀释了一般,平添了几分平静和柔和。原野静悄悄,月光田埂照,树叶不再沙沙响,那夜色中的乡音,伴着我进入甜甜的梦乡。

柔中有刚,刚中有柔,结合得那么天衣无缝。

望江与江西、湖北交界,与江苏、浙江近在咫尺。那里的乡音既有赣鄂方言的高昂响亮,还有江浙吴侬软语的细腻悦耳。它热情豪放,又宁静质朴,就像我的家乡亲人们一样,常驻在我的心田,那乡音、那声音,也常在我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