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亲情作文400字

admin 四年级作文 2023-09-21 116

一张消瘦的脸,头上点点滴滴的白发,那双迷茫的眼睛,手里拿着啤酒,独自消遣……这是我的父亲,在创造事业的同时开凿着墙洞……

父母的爱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母亲对我们的爱是无私的,父亲对我们的爱是刚毅的,父母的每天忙来忙去,每天的起早贪黑,一心为我们的未来、我们的快乐着想……

在我看见别人吃,自己也想吃的时候,父亲说,太贵了,咱们不吃那个,爸爸给你买串糖葫芦吃吧;当我生病的时候,当我眼下伤疤流血的时候,陪伴在我身边的仍就是两张温柔的熟悉的脸……

现在的我,已经长大了,不再愿意听父母的唠叨了,做事我行我素,真是太聪明了…

从动作、眼神、话语都能从父母身上感受到爱,感受到深深的情。

错误到头了,真理就出来了,我多想回到从前那些与父母吵闹的时候,因为那时的我小得可怜,没有人打我,现在呢?我开始帮父母干活,虽然累,但是我很喜欢,这是个锻炼的机会,现在不习惯这种累,以后会更累的,我要分担责任,让父母多休息休息……

如果人们能提前了解自己的人生旅程,不知道自己会看见多少那些温暖的遇见。那些不经意间的邂逅,让你或惆怅、或悲伤、或怦然心动。感谢《无问西东》这部电影,让我遇见了一所崇敬的大学—“西南联大”,遇见了一群大写的人—“联大教授”。

“橘子男孩”朱自清

电影里那个消瘦但挺拔的背影,让我感到一阵心酸,国学大师朱自清,已经清贫到这种地步。他不知道,几十年后他的《春》会“占领”孩子们的语文课本,他的《背影》已感动千千万万颗柔软的心。在联大时,朱先生喜欢吃橘子是有了名的,走到哪里都会带一个橘子,这也许是和《背影》中父亲给他的橘子有关,他一生都爱橘子,也爱父亲。朱先生去世时十分年轻,宁饿死也不食美国粮食,一代风骨。

“终极愤青”闻一多

我看见了那个在墙边讲《楚辞》的长胡须的长者。多么可亲可敬的人啊!他坚毅的眼神,严肃的面孔,定是讲到悲愤之处。闻一多先生,正如那《楚辞》的作者一样满腔热血,在李公朴先生被国民党特务杀害后,仰天长啸,发出不屈的悲鸣!那句“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怒吼得气壮山河。在联大时,闻先生无时不在关心时事,丝毫没有因为年龄和身份而懈怠每一次爱国行动,长长的胡须阻挡不了他的“愤青”精神。生的伟大,死得光荣,屈原大夫的悲愤之魂和闻先生的爱国之情融为一体。

“草根先生”沈从文

那个始终坐在木桌边与另外一个人谈话的先生,便是沈从文了。沈先生的为人,就像电影里那样随和。虽然联大许多老教授对他这个“半路出家”的新人不怎么友好,沈先生依旧不卑不亢。一个从湘西大山里走出来的,只有小学文凭的人,居然成功“逆袭”为大学教授。他上课连普通话也说不好,哭笑不得,但他满腹诗书,才华横溢。怎样成为那匹“黑马”,也许只有沈先生自己知道,几十年如一日的勤奋刻苦,足以让“草根”成先生了。星斗其文,赤子其人,当之无愧。

大师是什么?只是有文凭学识吗?不,还要像朱先生那样有骨气,闻先生那样有正义,沈先生那样有勤奋。他们是中国的风骨。感谢电影,感谢联大,让我穿越了时光,温暖地遇见了大师,也遇见了那些风骨和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