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耕耘,才会有收获。我们会收获果实、收获成功、收获喜悦,还会收获有趣的故事,而我也有一个很大的收获,就是收获了自信。
在暑假里,我参加了一次素描考试。那天,我早早来到了教室,这时外面乌云密布,刮着小风,下着毛毛细雨,我心里有些发慌。又过了一会,开始考试了。在考试的时候,监考老师就坐在我的旁边,我的心里更加紧张了,吓得我手心中渗出了汗,笔也掉在了地上,这让我不能专心画画。这时,我觉得外面的风更大了,把树枝刮到了地上,大大的雨滴也把树叶打得左摇右摆。
就在这时,我看到我的美术老师出现在教室门口,她好像也看到了我的紧张,老师给了我一个“大拇指”,我还在她的眼神里看到了给我的鼓励,这时我就觉得没有刚刚那么紧张了,我的手也不抖了,也不再害怕监考老师了,并开始安心的画画。这时我感觉窗外的风变小了,雨也变小了。
在这次素描考试中我收获了自信,让我有勇气面对考试。
居住在车水马龙、高楼林立的大都市,我们对于“巴奴火锅”应该都不陌生,但你真正理解“巴奴”每个字的含义吗?鲜香的巴奴汤背后有什么故事呢?就让我来带着大家在大饱口福时也大开眼界吧!
寒假里的一个晚上,妈妈带着我和一位朋友到新开的一家巴奴火锅店吃饭。来的客人很多,还要等很长时间。好奇的我东看看,西看看,目光被吸引到一个摆在正厅的石牌上,上面写着:“巴奴,川江纤夫,拉纤引舟于惊涛骇浪之中虽,弯下身躯,却积蓄着身上的力量;虽徒手赤足却踏实每一个脚印……”这有力的文字深深地吸引着我,听店员姐姐介绍说,这是“巴奴辞”。“巴奴辞”?“巴奴”这个名字又有何深意呢?吃火锅时我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回家后,一定要好好查查看。
匆匆回到家,我急忙打开电脑查询。原来,“巴”指巴国蜀地,在重庆一带,是火锅文化的源头;“奴”指奴者,奴仆。“巴奴”包含的深意就是犹如川江纤夫,承载历史厚重,天下之民生,殚精竭虑而无悔。
另外,关于巴奴汤还有个小故事呢。清朝末年,云南一辛姓汉子,入川拉纤,三年不归,其妻寻夫入川,行前用千泉水加上数种野菌,家中土鸡熬成汤。辛氏呕血而亡,纤夫们将其埋葬并打开土瓮,顿时香气扑鼻,“巴奴汤”因此得名。
原来,每一滴汤都值得敬畏,火锅来四川才是真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