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晚上,妈妈正在包饺子。我上完兴趣班回来之后,也加入了妈妈的“饺子队”。
妈妈已经包了好多了,我也迫不及待地跑到餐桌旁问:“妈妈,你能教教我怎么包饺子吗?”妈妈说:“好呀,过来,我演示给你看。先拿一张饺子皮摊开来,再放一点馅儿。”不过做到这一步我就流出了口水,因为馅儿实在太香了。妈妈接着说:“然后蘸一点水,在皮子周围涂上水对折。最后一步,在饺子周围把花边捏出来就完成了。”
我按照妈妈的方法包了好几个。在包的过程中我又忍不住流出了口水,是因为不仅有鲜肉的鲜味,而且玉米也散发出一阵阵香味呢!
我们把饺子全包完了,我偷偷地跟妈妈说:“妈妈,你能给我们下几个饺子吗?”妈妈笑了笑说:“好呀,我看你本来就馋。”于是妈妈给我们下了好多饺子。
饺子太好吃了,肉鲜鲜的,“鲜的我眉毛都掉了”。玉米甜甜的,一直甜到了我的心窝里。更何况有我这个“小厨神”也出手了。
我们亲手包的饺子好好吃呀!
同学们,你们对戏曲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呢?我猜你们会说:“那太老土了,简直是老掉牙的玩意儿!谁还会去学这么无聊的东西?”对,我之前也是这样想的,可自从那天我们与越剧零距离接触后,顷刻之间改变了对它的看法,可以说是360度的改观。
当我的脚一踏进教室,就已隐约发觉今天的课堂必定非同寻常——只见课堂上放着各种生、旦、丑、净的面具,还有那美丽的服饰更是吸引人的眼球。
今天我们要上的就是戏曲课。老师请到了她的妹妹小林老师来指导我们。这时,我心中有点慌了,因为我根本不会唱戏。再说了,那戏的有些腔调实在太快,有些音太长,我们能跟得上节奏吗?我不自信!
在唱戏之前,老师先为我们介绍戏剧的类别,令大家收获了知识,然后选出两位同学扮演宝玉哥哥和黛玉妹妹。哇!这美丽的服饰为他们增添了几分精神,眼前仿佛真的是英气逼人的贾宝玉和柔情似水的林黛玉呢!
瞧!小林老师唱得多动听,那手上的动作可真柔美,就像是仙女下凡一般。这时,我发现戏中有很多字与现在的念音很不一样,如“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中的“个”唱“锅”,“骨格”念“刮嘎”,“娴静”读“盐津”等,真是太有趣了!我们听了都忍俊不止。
林老师开始逐字逐句地教我们唱,这音时长,时短,时缓,时急,时激昂,时含畜……渐渐地,我们心中的紧张开始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开心,同学们的脸上也流露出跃跃欲试的表情。
哈哈!我终于到了激动人心的时刻了——男女对唱大PK!只听我们的宝玉哥哥高声唱起:“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这音之尖,这节奏之快,令人惊叹!这不,宝玉哥哥还没唱完,我们这黛玉妹妹就马上接上去:“只道他……”“眼前分明外来客,心底却似旧时友,虽然这对唱得是很快,但我们每个人都竭尽全力,只见大家额头上都还挂着汗珠呢!
突然,我心中又萌发出一个点子:长大后当一名戏曲演员,那一定会有很多的粉丝追着我签名,拍合照……想着想着,心里便美滋滋的。直到下课铃声把我拉回现实。这真是一堂弘扬中国戏曲文化的课!
俗语说:“想知道梨是否甜,还得自己尝尝”。是啊,真是不试不知道,一试吓一跳!像戏曲这样的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应该一直弘扬下去,让戏曲在历史的长河中散发出灿烂的光芒!